当前,“百日攻坚战”正在如火如荼开展,仔细了解各项目建设情况会发现,多个建设项目与城市更新有关,亦有新的规划设计方案对外公布。城市更新在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城市形象、改善民生的同时,也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推进城市更新时,必须把握好“内外”两个重点,优化空间布局、盘活存量资源、促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以城市更新带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城市更新内容量大面广,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便是老旧小区改造。近日,兴庆区北塔三四六队城中村改造项目规划方案公示。该项目通过拆除重建、功能升级等方式,不仅能够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还能带动周边地区商业繁荣。近年来,银川市将老旧小区、城中村改造作为城市更新重点,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对于此类改造,明确目标和重点是首要。在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方面,停车位、充电设施、加装电梯等需求日渐增长,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将之与绿化、美化等环境建设同步规划设计,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时,老旧街区、厂区和城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更新改造也要持续推进,盘活存量资源,结合地区特点打造个性化商业街区或文化产业园区,以此拉动区域特色产业发展。
相较于外在的形象变化,地下空间改造利用可谓是城市重要的“里子工程”。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地面空间压力日增。利用好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尤其是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老旧管线改造升级,可使城市更富韧性,提升市民生活便利性和城市综合服务能力。《银川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专项规划(2024—2035年)(草案)》目前正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它根据银川市未来发展需求特征,并综合考虑地下空间资源、地下功能复合性等因素进行分区,规划构建“六心、多点”的地下空间总体结构。统筹推进地下空间合理开发利用,将其与城市更新相结合,将会获得政策扶持及资金支持。今后几年,城市更新仍是政府投资的重点,在2025年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亿元“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建设项目清单中,城市更新占有一定比例,重点推动解决燃气管网老化、城市内涝、供水管网漏损等突出问题。老旧街区、老旧厂区改造等有一定收益的城市更新项目有望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范围。
做好城市更新工作,挖掘其间蕴含的巨大市场潜力,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除科学合理制定规划方案和政策措施,还需建立多元化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良性机制,同时,加强监管和评估,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建筑企业、房企、商业服务企业、金融机构等主体,均可抓住机遇,亦应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建设和运营管理等,在项目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和增长点,实现共赢发展。社会各界也可关注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城市更新有质量有速度良性发展。
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