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火爆的一首《苹果香》,里面有这样一句歌词:“儿时的万花筒里,有野鸽在飞翔,这让我想起二哥,和他心爱的弹弓叉。”这首歌也让我想起了儿时自制的那把木头弹弓,记忆尤为深刻。
上山砍柴,我发现了一个檵木的老木桩,木桩呈一个“Y”字形,我立刻联想到这个木桩可以做一把弹弓,于是用柴刀砍下那段木桩拿回家。相对于其他玩具,父母亲是反对我玩弹弓的,原因是有人用弹弓去打鸟,还有人用弹弓打碎人窗户上的玻璃,最要命的是,弹弓还有可能伤害到别人。因此,父母是极力反对我玩弹弓。反对归反对,我便在背地里偷偷地做。我把“Y”字形的檵木树蔸藏在书包里,另外,还偷偷拿了一把电工刀,我打算打造一把精致的弹弓,不能枉费了这块好木料。削去外皮,便露出黄褐色的木质来,木纹清晰而富有层次感,让人看了爱不释手。
有空的时候,就会掏出弹弓叉来削。那次放学的路上,我从书包里摸出弹弓叉来削,后背被追逐打闹的同伴碰了一下,左手食指被刀削破了一点皮,顿时鲜血直流。同伴赶紧找来一盒火柴,撕下擦火皮贴在伤口上止血。晚上吃饭,被母亲发现了,问我手怎么了?我轻描淡写地说,削铅笔的时候不小心弄破了点皮。母亲终究还是不放心,帮我擦了点药水,用纱布包扎了伤口。
都说慢工出细活,弹弓的握把很关键,上面要细点,底部要粗点,这样握起来手感会好些。此外,弹弓“Y”形叉口最难削,凹槽部分木质厚实,而且又有坚硬的树瘤,再加上位置限制,施展不开,削起来变得异常艰难。虽如此,手中的电工刀仍像蚂蚁啃骨头一样锲而不舍一点点削。先把厚实的部分削薄,再将凹槽的地方修整得有一定的弧度,用手摸上去光滑而富有美感。最后,在两边的叉口削上浅浅的口子,用来固定皮筋。历经一段时间的制作,一副弹弓的半成品就大功告成。在上学途经的集镇上,向自行车修理店讨要了一张废旧的砂纸,用砂纸细细打磨,弹弓叉也变得光滑温润了起来。都说好马配好鞍,这么光亮的弹弓叉要配上弹性十足的橡皮筋那该有多好呀。可是,到哪儿去找橡皮筋,我一筹莫展。没有零花钱买不到橡皮筋,这时,我就想到用旧轮胎皮,用剪刀剪下一条细长旧皮安装在弹弓叉上。虽不是很般配,但总比没有强。
同伴们见我手里有弹弓,都要和我比试一下,说这么漂亮的弹弓一定很厉害吧。大家前呼后拥来到河滩上,在河滩的柳树上挂了一个破脸盆,以此为目标,击中为赢。我在河滩挑了大小合适的小石子,把小石子包进皮囊里,左手握弓,右手慢慢拉开皮筋,对准柳树上的破脸盆,再拉满一点,只听见“啪”的一声,皮筋却绷断了。哈哈哈……一旁的同伴大笑起哄,我颜面扫地,觉得太尴尬了。
这时,有个同伴凑了上来,撸开他的衣袖,手腕上露出不少橡皮筋来。他得意洋洋地对我说,他打算用橡皮筋和我换烟标,我迟疑了半天,还是极不情愿地答应了下来。同伴怕我反悔,事不宜迟,我们朝家里走去。我把阁楼小匣子搬出来,任由他挑选。同伴翻找了片刻,挑选了几张珍贵的烟标,很大方把手腕上的橡皮筋全给了我。我如获至宝,立即将之前的废旧轮胎皮拆下来,重新把橡皮筋安装好。精致的弹弓叉配上了簇新的橡皮筋,可谓焕然一新。
赶紧从裤兜里摸出一颗小石子,包进皮囊里,试着拉满皮筋,只听见“嗖”的一声,小石子就弹射出去,击中了前方的目标。我揣摩着心爱的弹弓叉,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 江初昕(江西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