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靶向发力 统筹优化

我市工业经济奋力冲刺年度“收官战”

2024年12月02日  鲍淑玲

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产线工人忙碌不停,动力传输穿梭如织,智能设备精准运行……为确保全年经济发展目标顺利实现,坚决打好打赢“百日攻坚战”,银川市聚焦工业经济增长,寻差距、算细账、补短板、找增长,实打实稳存量、扩增量,通过一系列精准有力的政策措施和务实有效的工作举措,坚定不移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进入四季度以来,我们聚焦产业发展堵点、痛点、难点,围绕企业普遍关心的共性问题诉求,出台银川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若干措施、奋力冲刺工业经济稳增长的若干措施等政策举措,综合运用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数字化转型等方式,淘汰设备691台(套),更新设备1368台(套),完成全市251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度诊断全覆盖,实现解决一类问题、受益一批企业、助力一个行业,加快推动传统产业焕新升级。”银川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银川市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思路重点发力,建立“壮大提优育小”企业梯次培育体系,持续做好企业培育工作,对接辖区重点工业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的产品类型、产业链供应链情况等,今年新增百瑞源、新澳羊绒2家自治区级“链主”企业,培育新增中欣晶圆、威力传动、隆基宁光3家市级“链主”企业,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500家。

此外,强化“用户思维、问题导向”,坚持政企“面对面交流、点对点解难、一对一服务”模式,实现惠企政策精准快享、问题诉求闭环管理、服务专班高效运行“三个常态化”。截至目前,开展常态化入企包抓服务210户次以上,“一企一策”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项目立项、生产要素保障、企业融资困难等各类问题20余个,提请市级协调解决问题5个,进一步优化我市营商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目标为导向,以实干为保障,充分释放新型工业化政策红利,助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快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银川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打好打赢‘百日攻坚战’提供工业助力,以新型工业化推动产业强市。”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 鲍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