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红白理事会为爱“减负”

2024年12月02日  肖梦琪 魏罗妮

看着新家由最初的毛坯状态慢慢变成精装修的模样,兴庆区掌政镇洼路村村民小张不禁感慨:“若不是岳父岳母不收彩礼,新家不知何时才能入住。”

小张与小刘两人经过6年的相处,在今年10月份步入婚姻殿堂。婚前双方父母见面,当谈到彩礼问题时,女方家长表示坚决不收彩礼,男方父母则认为按照传统风俗习惯,要有聘礼才显得正式。女方家长说,小两口已相知相伴6年有余,他们的恩爱与幸福有目共睹,况且亲家也将自己的女儿视如己出,便决定响应村里移风易俗工作的号召不收彩礼,还要与男方家长一起为新人买房装修,进一步减轻孩子们的负担。

在洼路村,这样低彩礼、零彩礼婚嫁的情况不在少数。今年以来,村里依托红白理事会积极开展农村高额彩礼专项整治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彩礼、礼金及宴请桌数倡导性标准,同时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对低彩礼、零彩礼夫妇给予嘉奖,还评选“好媳妇”5名、“好婆婆”4名,引导群众自觉在婚嫁、殡葬等方面摒弃陈规陋习。与此同时,村里还完善了红白理事会章程,进一步落实婚丧喜庆事宜报备制度,确保有人管事、按章理事、规范办事。

据了解,洼路村将持续发挥好红白理事会的作用,通过广泛开展入户宣传,让文明规范清晰明确、有章可守,推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携手共进。

本报记者 肖梦琪 魏罗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