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范晓儒)记者近日获悉,自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开展以来,银川市纪委监委紧盯重点对象、重要内容、重点环节,以压实部门责任为牵引,以案件查办、问题查纠为抓手,着力监督发现并督促整改一批典型问题,严肃查处“三资”领域一批违纪违法案件,推动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强化督导检查,压实“肩上责”。市纪委监委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排查整治作为专项整治的重点,督促市农业农村局等职能部门和6个县(市)区主动排查、建立台账,共自查自纠问题854个,已整改完成710个,其余问题正在整改推进中。
强化案件查办,敲响“警示钟”。深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背后的腐败问题,对农村集体“三资”领域问题线索快查快办,对情节严重、反映突出的问题线索,督促相关县(市)区纪委监委逐件挂牌督办、提级办理、专案查办,着力调查处置了一批农村集体“三资”领域典型案件。目前全市共查处腐败和作风问题135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8人,移送司法机关4人,形成强有力震慑。
强化问题整改,推动“当下治”。督促农业农村部门围绕村集体财务管理、集体经济合同签订、工程项目管理、集体债务管控、村(社)办企业规范化运行等环节,全面排查梳理问题,单独建立台账,动态管理、对账销号。全市共排查整改相关问题1560余个,累计追缴土地流转租金、村集体分红收益等4000余万元。
强化数智赋能,筑牢“制度笼”。积极优化整合农村产权流转平台系统,形成市、县、乡、村协调统一规范的四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和机制,建成与各级交易平台互融,与自治区“三资”监管、银川市“六权”改革等信息平台互通的“一中心多后台”服务体系,实现集体资产实时监控预警,更好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推动城乡要素资源流动、促进农民增收。对于符合条件的农村集体资产,要求必须进入农村产权流转服务中心公开交易,使农村产权交易置于“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