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当《论语》邂逅“育儿经” ——读《极简教养法论语里的育儿智慧》 2025年01月07日  胡胜盼

好孩子是“养”出来的!好的教育“三分教,七分养”。“教”更看重用话术、工具、技巧等外在力量,使孩子的“问题行为”在短期内暂时缓解;“养”则是通过全面的观察,找到问题的根源,改善孩子的内在环境,使其获得自发成长的力量。

本书创造性地将《论语》中的教养智慧与现代心理学相结合,抛弃让人眼花缭乱的育儿“套路”,化繁为简,将《论语》中的教养智慧浓缩为八个正面态度,指导家长用更省心省力的方法,培养出更优秀的孩子。

当《论语》邂逅“育儿经”,碰撞出的是无数耀眼的火花。

书名中的“极简”二字并无投机取巧、急功近利之意,而是追求删繁就简、提纲挈领。“三分教,七分养”是本书的总纲,作者深刻领悟《论语》中阐释的育儿之道,提炼出“感恩、尊序、持敬、求诚、舍得、择善、历事、明理”8个正面态度,构成了“极简教养体系”,指导家长以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培养孩子,回归教育本质。

重“教”轻“养”是当下众多家长在育儿过程中陷入的认知盲区。这种盲目的育儿导向是阻碍孩子拥有幸福感的最大绊脚石。“三分教,七分养”,可称为六字心诀。“教”强调用话术、工具、技巧等外在力量,试图在短时间内使孩子的“问题行为”得到缓解。而“养”可以从根上改善孩子的内在环境,培养孩子正向积极的人格。“七分养”首在养“仁”。《论语》云:“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力行、学文”就是在滋养孩子的内在仁心。“仁”是发自内心的爱,是对天地的敬畏,对他人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珍视。

作业拖沓、情绪化、做事三分钟热度、缺乏上进心……生活中,面对孩子层出不穷的小毛病,家长常常感到力不从心,甚至陷入无尽的焦虑与挫败感之中。然而,有时问题症结却并不完全在孩子身上。《论语》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孩子经常反复,原因很有可能就是家长没有带好头,没有树立一个好榜样。孔子提倡“教学相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也要以身作则。育儿过程中家长不要宠溺孩子,要教导孩子探索的能力,引导孩子向往诗意的生活,与孩子互相尊重,让孩子拥有自己的距离与空间,用智慧引导,用心陪伴,用爱滋养。

“感恩”是为了让孩子寻到更幸福的密码,“尊序”是为了让孩子拥有“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人生,“持敬”是为了让孩子成为更加专注而坚定的人,“求诚”是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成为自己,“舍得”是为了让孩子具备利他共赢的领袖格局,“择善”是为了激发孩子的持久内驱力,“历事”是为了让孩子有一颗乐观坚毅的心,“明理”是为了开启孩子真正的智慧之门。《极简教养法 论语里的育儿智慧》犹如一股清流,以其独到的见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家长提供了一把金钥匙,也为孩子的幸福成长推开了一扇窗。

◆ 胡胜盼(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