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市政协 反映社情民意 凝聚社会共识 2025年01月08日  肖梦琪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是人民政协重要的经常性工作,是政协组织沟通党委政府和界别群众的“连心桥”。

2024年,在银川市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中,每一件都紧扣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民之关切。坚持和完善社情民意“12345”线上办理与线下协商联动机制,高质量编报社情民意766篇,形成《社情民意专报》70期,52篇信息被自治区政协采用,11篇信息选报全国政协办公厅。

西夏区文昌路街道宁朔北路社区食堂自去年9月运营以来,每天都有近百人次前来就餐。“这一民生实事的落地,离不开各级政协的持续推动。”市政协委员、宁朔北路社区党委书记王静茹说。为了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王静茹联合多位市政协委员就社区食堂建设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信息报送市政协后得到了高度关注,最终在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三级政协的推动下,解决了辖区社区食堂用电、用地困难等问题,食堂面积也从原计划的百余平方米扩建至345平方米。

去年以来,市政协主要领导带队,部分政协委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多次到各社区食堂,就“推进社区养老餐饮”情况进行深入调研,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协商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集意见建议,努力让每一位有需求的居民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优质的餐饮服务。

一年来,市政协坚持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为全市各级政协履行职能的有效途径,多次提出“要引导委员撰写一批有温度、高‘言’值的民生文案,把撰写提案、微建议、社情民意作为委员履职晴雨表。”

兴庆区历史文化资源底蕴深厚,保护和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成为不少市民关注的焦点,市政协委员便反映了此情况。随后,“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助力核心片区有机更新”专题协商议题被列入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政协三级联动调研课题。市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到南门、鼓楼、玉皇阁、自治区展览馆、西塔等地多次调研,召开三级政协联动专题协商会听取意见建议。通过改造建设,兴庆区将鼓楼—玉皇阁核心文化片区规划为“一带一轴五巷”,打造能参与、有乐趣的多样化消费场景,既让历史文化“活”起来,也让经济效益“热”起来,更让市井巷陌人气“旺”起来。

一年来,市政协进一步拓宽社情民意反映通道,加强上下之间、横向之间的联系联动,力争信息反映的问题有前瞻性、综合性、预警性,上报的信息有分量、有深度、有格局,字字聚焦发展,句句紧扣民生。

问题实在、建言务实,提了管用、群众受益,篇篇“小信息”,助解发展“大难题”,这让委员履职责任感、成就感满满,群众更深切感受到“政协离自己很近、委员就在身边”。

“市政协将一以贯之做好新时代政协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进一步密切与界别群众的互动交流,找准政协工作与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发挥委员优势、激发委员热情,着力打造创新品牌,推动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取得新成效。”市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

本报记者 肖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