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次、多层次的跨界别履职活动,是银川市政协工作的一道风景线。
一件提案、一篇社情民意信息、一次履职活动……2024年,市政协不仅致力于完善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制度机制,还全力激发委员的履职热情,创新开展第二界别(跨界别)活动。一个个“成果指标”,为各项工作领航定向,也让委员有了实实在在的履职抓手。
为加强委员与界别群众之间的联系,激发委员履职热情、提升履职能力,市政协制定“委员第二界别(跨界别)履职活动办法”,委员可根据自己从事行业和专业优势选择参加活动,专委会根据委员专业特长、实践经验等情况,在开展界别活动时选择第二界别委员参加,实现了委员选择界别活动、专委会选择委员的“双向奔赴”,使委员参加活动前“心中有数”、了解情况时“有的放矢”、建言献策时“精准有效”。
2024年中期,市政协办公室运用信息化手段组织开展委员参加第二界别(跨界别)活动的征集和报名工作,共征集8个专委会的25项协商活动,委员参与热情高涨,报名人数达到142人,其中经济委关于助推“算力之都”建设的议政性常委会议题尤为受欢迎,吸引25名委员报名,他们纷纷表示该议题很有前瞻性,希望能为银川市建设“算力之都”贡献自己的力量;提案委关于银川市就业环境分析的议题也吸引了16人参与。
“跨界别活动像是一剂良药,有效弥补了一些委员数量相对较少的界别在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时的局限和缺失,也让各界别委员能更全面了解社会各方面的需求和问题。”市政协委员田连升说。
经济界别委员铁文玲工作领域与葡萄酒等特色产业关系紧密,她积极参加港澳台侨委围绕“葡萄酒之都”建设议题开展的相关调研,提出了“酒庄夜经济点亮贺兰山”的贺兰山东麓酒庄夜经济发展提案,为大美银川发展献计献策。履职过程中,又结合工作实际,调研银川数字文旅最新趋势,发现银川在发展文旅数据资产方面存在很大机遇,便拟定了葡萄酒元宇宙和文旅数据资产发展的提案。
青联界别委员马静是位媒体人,她关注社会养老工作,提出的“多措并举做好社区食堂的开源节流,提高运营收益”“推广社区食堂外卖服务、提高居民就餐黏性”等建议被市政协采纳,吸收到双月协商报告中。
委员杨振宁所在的界别是经济界别,作为银川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主任,他一心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鼓与呼,参与讨论“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助力核心片区有机更新”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政协三级联动专题协商报告。
目前,由跨界别委员参与并形成协商成果的“优化社区养老餐饮助推‘银发经济’”“擦亮教育在银川品牌”“推进算力之都建设”等协商报告已转相关部门办理落实。新的一年,委员们将投入更多精力,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社会各层面、各领域,去发现经济社会发展中亟待调整完善的环节。
“通过跨界别联动,加强了沟通交流,开拓了界别视野,有利于更好凝聚共识,提升综合履职能力。”市政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探索、注重推广,进一步做好搭台赋能、协商助力工作,通过联合学习、跨界调研视察、多界别商量等形式,促进优势叠加,推动各界别共同履职建言,切实产生“1+1>2”的效果。
本报记者 肖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