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蓝图绘就风正劲 扬帆破浪奋进时 ——银川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侧记 2025年01月13日  李阳阳 张嘉仪

新岁初启,万事可期。冬日的塞上大地,处处涌动着奋进的力量。

1月12日,银川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人民的幸福愿景,再次交汇。在历史的坐标上,这次会议意义重大——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

8时许,携“民声”赴会的市人大代表们,意气风发、步履从容地走进会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深耕基层的干部,有乘风破浪的企业家,有春风化雨的教育工作者,还有默默无闻的“城市美容师”,但他们每个人的眼神中都透露出对银川高质量发展的关切与担当,他们为共商发展大计而来,为汲取前行力量而来。

9时整,大会开幕。全场人员起立,雄壮的国歌声响彻会场,豪迈之情在代表们心中激荡。

回顾过去一年,成绩弥足珍贵——

这一年,首府辐射力、竞争力、影响力、美誉度进一步增强。地区生产总值有望突破3000亿元大关。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位居西北五省区省会(首府)城市第一。全国营商环境创新城市、中国投资热点城市、全国首批5G-A网络商用城市、中国特色魅力会展城市等36个“国字号”荣誉纷至沓来。

这一年,稳增长促发展,经济质效得到新提升。“八大强市”提速推进,“百日攻坚战”“九个一批”专项行动掀起全年一个又一个实干热潮。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500家。以旧换新、契税促消费等措施拉动消费超150亿元。

这一年,拓链条建集群,产业强市迈出新步伐。全球单体最大单晶硅智慧化工厂建成投产,蒙牛宁夏全数智化工厂获评全球首个乳业“灯塔工厂”,“看见贺兰”入围全国十大文旅经济创新案例,冷凉蔬菜入选国家特色优势产业项目集群。

这一年,育主体优平台,创新强市激活新引擎。新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0家、小巨人企业5家,认定高新技术、雏鹰、瞪羚企业127家。50家高能级创新平台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全国首个葡萄酒协同创新中心揭牌成立。

这一年,抓改革增动能,开放强市闯出新路径。15项特色改革全国全区首创。中西部首笔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权、全区首笔国有林票成功交易;一单制铁海联运覆盖27个国家(地区)61个港口;跨境电商累计交易额突破80亿元。

这一年,重保护严治理,生态强市绘出新画卷。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3天,黄河银川段成为全国美丽河湖典范,全区首例土壤修复治理项目顺利实施。完成国土绿化、湿地生态修复各4万亩,贺兰山废弃矿坑修复经验全国推广。

这一年,补短板解民忧,医教强市迈上新台阶。50件民生“十心”实事高质量办结,三大专项行动助推3.4万人实现再就业,四十三中等15个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家庭养老床位2500余张,入选全国首批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

政府工作报告字里行间尽显民生,一举一措皆为福祉。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数字、一项项温暖民心的举措、一个个来之不易的荣誉、一次次由衷的掌声,浓缩着过去一年银川纵深推进“五八”强首府战略的万千气象。代表们凝神倾听,低头记录,用心捕捉着向“新”而行、向“绿”而动、逐“质”而进的最强音。

10时12分,大会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市人大代表们迈着坚定的步伐,踌躇满志地走出会场。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时代考卷常出常新,银川呼唤奋发有为的时代答卷人。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实施文化旅游廊道改造提升工程,完善贺兰山文化旅游基础设施配套,推进交通运输与葡萄酒产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形成‘葡萄酒+文化+旅游’观光带,这对我来说意义重大。”市人大代表袁园表示,新的一年,她将继续推动葡萄酒产业发展,不断加强产品与服务标准化升级,为加快打造“世界葡萄酒之都”贡献更多力量。

“政府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我市过去一年的成绩,聚焦民生福祉,着眼于群众生活品质的提升,目标明确,措施有力,为基层发展指明了方向。”市人大代表秦德胜表示,群众急难愁盼和代表履职尽责实现“双向奔赴”,离不开基层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作为一名基层人大代表,他将把此次会议精神落实在行动上、贯穿在工作中、体现在实效上,聚焦群众所思所盼所想,努力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丰富、思路清晰,报告中提到要深入实施教育资源优化赋能计划,全面完成普通高中‘双新’国家级示范区建设,推进全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不断擦亮‘教育在银川’品牌,这让我对银川教育发展信心十足。下一步,我将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与不懈追求,立足岗位,以实际行动助力银川教育高质量发展。”市人大代表马玉花话语铿锵。

蓝图绘就风正劲,扬帆破浪奋进时。与会代表一致表示,将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目标任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鼓足干劲奋勇争先,用行动书写担当,用实干彰显作为,讲好银川高质量发展的硬道理。

本报记者 李阳阳 张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