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春霖)1月12日,记者从政协第十四届银川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案委员会获悉,截至当日中午12时,提案组共收到提案759件,其中集体提案181件、个人提案366件、联名提案212件。
本次会议提案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质量较高,包括农业农村类,工业及信息化类,城市建设、管理及交通类,生态环境与园林类,教育、人才、就业与科学技术类等11大类,主要涉及产业发展、民生保障、基层治理、城市建设等方面,内容主要有《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以新质生产力为着力点 推进“算力之都”高质量发展》《整治电动车“飞线”充电 守护社区安全》《推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进一步优化15分钟养老服务圈》等。
从数量上看,今年收到的提案比去年多13件;从质量上看,文字精炼,思路清晰,分析问题客观实际,所提建议具体可行。从总体情况上看,政协委员们始终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出发点和切入点,就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特色产业等问题提出了大量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并把为民代言、帮民解忧作为履职的重要内容,围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和医疗、强化“一老一幼”服务保障等提出了许多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提案。
大会闭幕后,提案委员会将对会议期间立案的提案进行复审,以确保提案质量。立案提案将交由相关部门办理。对本次大会提案截止时间以后收到的提案,也将及时做好审查交办工作。未立案的提案,将视情转为社情民意信息供有关部门参阅。
去年以来,银川市政协建立健全重点提案培育机制、提案“三审”机制、提案清单式管理和数字化评价机制,通过完善流程、强化考核评价等措施,提高提案“含金量”。提案各承办、协办单位加强沟通、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协同攻坚,真正把委员的关切落实到相关政策措施、发展规划和工作部署中,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良方妙药”。接下来,市政协将锚定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职能作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把方向、建机制、重保障、促合力,不断推动提案工作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