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杨柳青蛇年新款年画热卖——
个性化年画年味“拉满”
集市人潮如织,鱼灯流光溢彩,杨柳青年画琳琅满目……最近,古色古香的天津杨柳青古镇年画元素“拉满”,年味浓郁。
“传统年画订单不断,还要个性化定制1000多张年画,临近春节,大家都在加班加点。”在玉成号画庄,杨柳青木版年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张宏正带着画师赶工。张宏指着正在彩绘的年画说,“别看年画尺幅不大,勾、刻、印、绘、裱等工序一道不能少,而且彩绘需要上色十几遍。”
“灵蛇献瑞 同心如意”“蛇来运转 金银满钵”……一张张包含吉祥元素的蛇年年画,吸引了许多游客。“这几年,我们尝试在年画中加入文创元素,市场反响良好。”张宏说。
在霍氏古一张画店,杨柳青木版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霍庆有,正和儿子霍树林交流新创作的蛇年年画。“这是一条形似‘福’字的彩蛇,绘有团扇、宝剑、渔鼓等吉祥法器,交织着蝙蝠、石榴、灵芝等元素,各有寓意,红火喜庆。”霍庆有说,此前刚刚完成一批,很快就被抢购一空了。
近年来,天津市西青区以古镇景区为中心,加快推进国潮小镇、元宝岛开发建设,逐步扩大古镇景区规模,全面提升景区接待能力。
夜色阑珊,华灯初上。漫步杨柳青古镇,年画店中人来人往,顾客在仔细挑选心仪的年画,让新年更喜庆;手艺人还在相互交流讨论,构思创作更多兼具传统与新潮的年画,让春节更有滋味儿……
城市年货花样多
潮玩、文创周边推出新春主题款——
年轻人“种草”新年货
北京市朝阳区合生汇商场里,不少潮玩店换上“新装”——橱窗、柜台上摆出具有新春元素的限定款,吸引了许多年轻人进店选购。
泡泡玛特门店里,年轻人三两结伴,有的在摇晃盲盒试图“听”出内容,有的手里拿了两盒,还“挤”向另一个系列盲盒的柜台。“我喜欢买新春款盲盒,寓意好、年味浓。”一名年轻顾客正在挑选“金蛇贺岁”系列盲盒。
“金蛇贺岁”系列盲盒,融合了锦鲤、花灯、中国结等新春元素与年轻人喜爱的IP形象,营造了一个充满新春氛围的庙会场景,成为许多年轻人的“新年货”。“这是积木类盲盒,可以跟家人一起组装,契合了春节团圆的气氛。”品牌相关负责人说,“我们希望既保留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融入现代趣味,带来更新潮的春节体验。”
名创优品、酷乐潮玩等门店里,同样有不少潮玩爱好者。“看日常的IP形象换上新装、举着糖葫芦,过年的氛围浓了,心里也跟着欢快起来。”顾客白女士打开手机展示“种草”清单,里面有联名春联、品牌推出的春节福袋、盲盒等,其中不乏她喜欢的“二次元”IP联名。
在琳琅满目的潮玩文创里感受年味,在红包封面里品味春节传统文化。社交平台上,互赠红包封面成为一种新风尚,许多年轻网友热衷收集故宫等机构、插画师和各大品牌推出的红包封面。发给亲朋好友,不仅能表达自己的个性审美,也能增进亲人朋友间的情感、交流。“礼轻情意重,红包封面藏着咱们春节的传统习俗、文化积淀。”山东潍坊的网友说道。
农村年货人气旺
四川眉山耙耙柑热销——
无人机吊运,耙耙柑“下山”更顺畅
临近春节,四川眉山市彭山区,果树漫山遍野,饱满圆润、色泽金黄的耙耙柑,沉甸甸地挂满枝头,在冬日暖阳的映照下,散发着诱人的光泽。
在彭山区江口街道,果农周光成聘请专业“飞手”熟练地操作着无人机,很快就将一筐筐耙耙柑,从山上果园吊运到山下平地。分拣、打包、过秤、装箱……一箱箱耙耙柑码放得整整齐齐,这份“冬日的甜蜜”,很快就将装车发往全国各地。
“我种耙耙柑已经30多年了,过去肥料‘上山’难,耙耙柑‘下山’也难。只能靠人工背,徒步至少一公里,不仅效率低,还有安全隐患。现在,我们好几个种植户引入了无人机吊运鲜果,效率一下子就上去了。”周光成说,从施用化肥到水果运输,无人机的全面应用不仅大幅提升了作业效率,也推动了耙耙柑产业的转型升级。
在公义镇保胜场一家家庭农场内,来自成都的游客郝女士正提着一篮刚摘下来的耙耙柑。“农场有20多亩果树,今年耙耙柑品质不错,一有时间,我们就赶来采摘。”剥下一瓣耙耙柑送到嘴里,郝女士不禁赞叹:“果味足,很甜!”
近年来,眉山市彭山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通过引入先进技术促进耙耙柑等特色产业的提质增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截至目前,彭山区包含耙耙柑、爱媛等品种在内的晚熟柑橘种植面积已达10万亩,预计产量12.7万吨,产值可达9.3亿元。据1月16日《人民日报》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来源于《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