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以实干精神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银川新篇章 2025年01月21日  赵立春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落实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起步之年。中国共产党银川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锚定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中心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暨党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在客观全面分析研究当前形势的基础上,部署开展“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年”行动,提出“3837”工作思路,释放出稳定经济增长、大抓发展的强烈信号,对全市上下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做好经济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同时全会强调“要大力弘扬实干精神”,为银川市进一步开拓创新、踔厉前行,在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建设中作出首府贡献指出了方法路径。

一、在实施“五八”强首府战略具体实践中细读实干精神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过去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市委常委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沉着应对复杂严峻形势,顶住各方面困难压力,大力实施“五八”强首府战略,聚力推进“九九攻坚突破”,以新质生产力促进新发展,以深层次改革激发新优势,以高水平保障促进民生福祉,在现代产业提速、创新驱动提级、改革开放提升、生态环境提标、城乡发展提质、教育医疗提优等工程上攻坚突破。全市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多数行业实现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增速分别高于全区、全国水平0.7和0.9个百分点,位居西北五省区省会城市第一,排位继2022年后重回宁夏五地市首位。

过去的一年,全社会R&D经费投入突破50亿元,继续领跑全区。推动全球单体最大的50GW太阳能单晶硅、3500吨工业蓝宝石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效益强的项目落地投产,光伏产业综合产能领先全国。聚焦“智算”“智能”“智产”三大领域,建成全国首个人工智能芯片软硬件适配基地、全区首个百亿级参数大模型平台“九天”多模态大模型,获批全国首批5G-A商用城市,智能城市建设中居于宁夏首位。推出“周末不打烊”服务,营商环境便利度连续5年排名全区第一,150余项经验在全国、全区宣传推广。入选“携程旅行”增速最快的十大旅游目的地,连续两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连续三年上榜“中国投资热点城市”名单。在民生领域,率先成为住建部推广应用“公租房”APP西北首座城市,新建续建一批中小学幼儿园,建成4个国家、自治区级临床重点专科,获批5个国家级重点优势专科建设资格,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和7.5%。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既是自治区党委坚强领导、鼎力支持的成果,也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勠力同心、拼搏奋进的结晶。

二、让实干成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银川新篇章的精神特质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弘扬实干精神。2024年6月30日总书记在祝贺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建成开通的致信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伟大事业都成于实干”。这是继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提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之后,对实干精神的又一重要论述,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精髓,也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实干精神。

首先,实干是最质朴的方法论。我们靠实干创造了辉煌的过去,还要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2025年,虽然存在稳增长压力仍然较大、民生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尚有不足、要素资源约束趋紧、人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等短板与薄弱环节,但奋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设新局面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因此,我们要坚定“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的信心,发扬“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实干精神,踏坎坷、过险关,扛牢“走在前、作表率、挑大梁”的首府责任,在产业、创新、开放、生态、法治、组织等方面打好打赢“八大攻坚战”。无论是增强改革创新效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能级再提升,还是牢牢守住安全发展这条底线,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抑或是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等,都需要广大党员干部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担当作为,以实干实绩当好引领全区的“头雁”、示范流域的“标兵”。

其次,实干不仅是不懈努力的“苦干”,也是运用智慧科学的“巧干”。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壮阔征程中,党员干部的“巧干”之思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但巧干并非投机取巧、拈轻怕重,而是讲究方式方法,不违背规律,不盲目蛮干。要坚持久久为功的政绩观,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多办打基础、利长远的事。要切实加强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这一重要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审时度势的判断能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断提高战略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等,使自身的能力水平与所处的岗位相适应、与肩负的职责相匹配。要秉持一盘棋谋划的全局观,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调查研究,更好地立足本地实际,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切实推动各项改革举措与高质量发展协同配合、相得益彰。

最后,实干要把牢价值取向,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质,明确了价值旨归,蕴含着深厚情怀。经济发展越是承压前行,民生工作越是要抓紧抓好。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够获得最可靠、最深厚、最持久的力量支持。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当好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坚定行动派、实干家,主动下沉到基层一线,听民意、察实情,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把服务群众的好事办实、实事办好,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用自己的“奋斗指数”换取群众的“满意指数”。

银川市委党校课题组 赵立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