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下好先手棋打好开局仗 2025年02月07日  本报评论员

“听专家怎么说”“看部门怎么争”“促大家怎么干”。乙巳蛇年伊始,银川市部署扎实开展“三个专项行动”,全力下好“十步先手棋”,让新年新开局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全力打好“开局仗”,努力奋斗“全年红”。

刚刚进入农历新年,但2025年一季度已经近半。按照市委十五届十三次全会和银川市“两会”的工作部署,诸多工作相继进入开局阶段。紧盯“借智谋事”“争资发力”“实干成事”持续奋进,才能让开局成效更明显,发展基础更牢固。

扎实开展“听专家怎么说”专项行动,我们要下好“细化举措”“改革攻坚”“规划引领”这三步先手棋。开局工作要有具体的举措,举措越细致,部署越到位,责任越清晰,工作效果就越好。要积极发挥“借智谋事”的作用,多听取相关专家的意见,多吸收群众的可行性建议,协调好“谋”与“做”的关系,最大程度提高各项举措的实际转化率。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既要做好收官工作,也要做好“十五五”规划的启动工作。当前的发展环境更为复杂,机会和挑战犬牙交错,发展窗口稍纵即逝,科学合理的规划是稳步前行、开拓进取的基础。用规划先行来高效调动资源、重组资源、集合资源,才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用在推动关键领域发展上。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改革攻坚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因此要有坚决的态度和信心,以“实干成事”的态度从改革中要成效。特别是在“四闲”专项整治、国资国企改革、园区改革等领域,要充分发挥改革这个“关键一招”,在存量中求增量,充分发挥国有资产的带动作用,更好地提升市场活跃度,为市场带来更强大的信心。

扎实开展“看部门怎么争”专项行动,我们要下好“谋跑争促”“招商引资”“产业发展”这三步先手棋。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依托银川产业实际和发展战略招商引资,通过项目这个抓手,延长和丰富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做强产业基础。尤其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动向,对于算力与应用的关系如何认识,这都需要持续发挥主观能动性,打好主动仗,多走出去,多请进来,用更加长远的眼光迎接技术革新带来的产业变革。而这些都体现在各个部门怎么“跑”,如何“争”,把“争资发力”的作用持续发挥好。机会不仅是给有准备的人,更会给主动作为、积极进取的人。发展机会不可能凭空落在我们头上,我们更不能等着发展大势推着走,一定要“想在前、做在前”,精准锁定“三都五基地”“两地五中心”、现代都市农业产业链上下游空白点、薄弱点、关键点,真正用实际行动和成绩来体现这种主观能动性,形成各行各业大步前进、日新月异的势头,从而塑造更加活跃的市场氛围,为全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增添动力。

扎实开展“促大家怎么干”专项行动,我们要下好“项目建设”“环境优化”“以城带乡”“为民解忧”这四步先手棋。项目建设是抓手,发展环境是基础,城乡发展是根本,民生福祉是责任。落实项目的全周期服务需要下好绣花针的功夫,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高质量发展源于城市“大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营商环境、法治环境等组成了城市发展的“大环境”。生态环境孕育人文环境,人文环境提升营商环境,营商环境依靠法治环境,每一项具体工作都要服务“大环境”,让更多积极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民生是我们肩上的责任,责无旁贷、常干常新,要紧盯社会热点、民生痛点,把工作实效作为最核心的评价指标,确保每一项民生工作落地见效,用城乡面貌和民生福祉的持续提升,推动城市品质的含金量更足,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更强,让“实干成事”成为我们最骄傲的成绩。

春天充满了生机和希望,昭示着朝气蓬勃的发展局面,更孕育着丰收的美好未来。让我们共同努力,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凝聚更多发展力量,集中更多发展动能,用不遗余力的奋斗走在前、挑大梁、作表率,持续推动银川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在新的一年取得更好的发展成绩!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