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西夏区贺兰山西路街道芦花村和良渠稍村的蔬菜大棚内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成片的芹菜青翠欲滴,村民们正忙着收割、分拣、装车。
“我们种的是香芹,每个棚产量约3000公斤,售价每公斤4元。”良渠稍村党支部书记周晓军介绍说,种植期间,村“两委”多次邀请农业专家指导,从育苗、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全程精细化管理,芹菜产量高、品质好,批发商都抢着要。
芦花村党支部书记史志涛告诉记者,为了确保销路,村里已经与周边蔬菜批发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如今看着满载香芹的一辆辆货车将新鲜蔬菜运往外地,心里满是自豪。他希望这次的好收成能成为一个新起点,让芦花村的发展越来越好,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富足。
据贺兰山西路街道党工委书记于颖介绍,香芹种植是街道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关键尝试。通过“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街道将进一步深耕温棚经济,打造“芦花”品牌,延伸产业链条,持续带动村集体经济稳步壮大,带领村民持续增收,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本报记者 李阳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