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神话成就神话! 《哪吒2》登顶 全球动画电影 票房榜 2025年02月19日  新华社

新华社成都2月18日电 根据中国神话故事改编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简称《哪吒2》)累计票房(含点映和预售)突破123亿元人民币,超过《头脑特工队2》,位居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之冠。

这是亚洲历史上首部获得该成绩的“非好莱坞制作”。上映以来,《哪吒2》屡创票房神话:中国及亚洲电影史上首部票房过百亿元影片、刷新全球单一电影市场最高票房纪录、闯进全球影史收入十强……

截至目前,《哪吒2》海外总票房超8100万元人民币,IMDb、“烂番茄”等国外影片评分平台予以高分推荐。

“魔童”哪吒惊艳全球的背后,是中华传统文化赋予影视行业丰富的想象力、出色的叙事能力和强大技术团队支撑的创造力。

中国138家动画公司、4000余名动画人耗时5年打造了近2000个特效镜头,超10000个特效元素融合了艺术匠心与技术革新。

太乙真人的法宝、海底龙宫的古建,侗族大歌、唢呐、呼麦等非遗配乐,流传千年的中式审美让海内外观众惊叹中华文化的魅力。父子、母子、师徒、兄弟之间的爱与守护,主人公追求生而平等、勇敢拼搏的情感共鸣不分国界。有美国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观影前的科普视频,《哪吒2》带动了更多外国人加入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

“中国文化深厚的滋养是包括动画在内的中国影视作品国内受宠、‘出海’也惊艳的底气。”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说。

动画电影一大特色是为周边产业带来正向反馈。哪吒IP产品开始一“吒”难求,外贸重镇义乌一家哪吒头箍零售商的订单量已超20万个。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院长赵新利说,此次“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极大提振了中国动画界“深耕国内、远征国际”的信心,也吸引了大批如哪吒般敢于突破创新的年轻人。

业界同时指出,中国动画产业在人才、资本、运营宣发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尤其要加强除头部产品外的内容稳定性和票房号召力。

2025年《中国动画产业白皮书》显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动画制作外包基地之一,在三维动画、视觉特效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

“相信在国内消费蓝海、成熟动画制作体系、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托举下,中国文化产业将走向更光明的未来。”赵新利说。

哪吒IP引爆文创市场

哪吒正在创造历史!不仅仅是《哪吒2》电影票房屡创新高,随着电影热度持续攀升,其周边文创产品也掀起消费热潮,线上线下可谓一“吒”难求。

文创市场刮起“哪吒旋风”

“哪吒手办什么时候能补货?要等多久?”2月17日,在北京西单大悦城泡泡玛特门店内,记者看到不少消费者咨询哪吒系列手办的到货时间。门店工作人员介绍,哪吒系列联名产品一上市就迅速售罄,近期每天都有几十人登记预约购买。

“买不到,根本买不到”“你的吒儿正在生产线上火速赶来”……从网友的调侃中不难看出哪吒文创产品的火爆程度。

记者了解到,泡泡玛特于1月30日在线上旗舰店发售《哪吒2》“天生羁绊系列”手办盲盒以来,平均每天超过2万人在线搜索,上线仅8天销售额迅速破千万元,堪称“一盒难求”。

除了盲盒产品,《哪吒2》电影收藏卡、剧情胶片卡等周边也销售火爆。一些获得官方授权的线上旗舰店上新《哪吒2》周边卡牌,仅一周时间便卖出超过70万张,累计成交额突破百万元。在一些电影院内,“哪吒骑飞天猪”造型的爆米花桶成为爆款,上市仅两三天就卖断货。

从火爆银幕到货架售空,《哪吒2》的“溢出”效应全方位显现。在京东平台,《敖丙传》《哪吒·三界往事》原创绘本等图书热销,1月29日至2月11日成交额环比上映前增长超40倍。在黄金饰品市场,“哪吒吊坠”“哪吒乾坤圈手镯”“混天绫戒指”等金饰热度迅速攀升,受到消费者欢迎。

影视IP激活产业“春水”

走进湖南湘潭综合保税区,一家玩具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火热,工人们正将一个个“魔童哪吒”塑胶玩偶加工成形。

“春节假期还没结束就复工了,每天像打仗一样,满负荷进行生产。”公司董事长助理杨振麟介绍,目前生产线每天可生产超30万个盲盒。随着《哪吒2》电影爆火,剧情中的石矶娘娘、申公豹、申小豹等角色产品也在加紧设计生产,预计4至5月陆续推出全新形象。

哪吒文创爆火的背后,是近年来影视IP对产业的巨大撬动效应。

《甄嬛传》系列盲盒走俏市场、瑞幸咖啡推出《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联名套餐受到消费者青睐、《流浪地球2》官方授权的多款模型周边众筹项目总销售额破亿元……从单一领域驱动到多链价值开发,越来越多的优秀IP联动企业开发高质量衍生商品,以IP热度激活产业动能。

根据中信证券研报预计,未来国内IP衍生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0亿元。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存在业、存续状态的潮玩经济相关企业超4.9万家。其中,2024年新增注册相关企业约1.3万家。

“消费者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持续增长,从关注商品的功能属性到更注重商品的情绪价值与精神内核,类型多样的IP衍生品成为激发市场消费热情的‘催化剂’。”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教授蒋多说。

让“顶流”变成“长青”

从悟空“一棒惊世”,到哪吒“两轮绝尘”……通过对经典形象的现代化塑造,越来越多中国原创IP“圈粉”世界。而如何让更多爆款IP从“顶流”迈向“长青”,是整个文创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优秀的IP需要靠时间和心血打磨,IP衍生品同样如此。”泡泡玛特联名项目负责人说,“《哪吒2》系列产品研发历时一年半,中间经过无数次头脑风暴,做了不少二创设计,比如在藕粉哪吒设计中考虑到互动体验,加入可摘取的藕粉外罩,摘下外罩可以看到哪吒手办造型。”

业内人士指出,潮玩手办等产品开发周期长,需要提前布局开发衍生品,电影和周边产品才能同步上线,相互助推市场热度。而出于对IP生命周期和市场效应的担忧,目前一些文创企业对影视IP合作还是持审慎态度,“前置开发”较少,“映后补救”较多,IP市场开发成熟度仍有待提升。

近年来,一些城市也通过打造文创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快IP孵化和衍生品开发。例如,成都推出城市文创IP矩阵平台,涵盖IP矩阵自研运营、文创产业智库、多元销售场景投运等领域,全方位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和全球市场相比,中国衍生品市场仍有广阔空间。影视IP的商业价值日益显现,IP消费热情持续激活,将推动IP全产业链走向成熟,打破电影市场对单一票房的依赖,走向更加多元、良性的发展道路。”四川传媒学院数字媒体与创意设计学院教授黄丹红说。

新华社北京2月1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