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底子薄弱、土地资源稀缺、发展遭遇瓶颈……如何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如何在乡村振兴中找到符合本地特色的发展之路?近年来,金凤区聚焦产业底子薄弱村,由组织部门牵头、乡镇党委统筹、村党组织负责,因村施策创新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蹚出一条既强村又富民的发展共赢新路。
产业品牌化为村办企业注入新动能
“我们销售的大美良田胡麻油,纯天然无添加,色泽透亮口味香醇,是宁夏人炒菜煎炸的首选佳品……”近日,良田镇园林村驻村第一书记李洋在直播间介绍园林村村办企业自产的胡麻油。
为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园林村由党支部领办成立合作社并注册“大美良田”商标,为村办企业品牌化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抢抓电商直播机遇,研发“大美良田甄选”小程序,并以此平台为依托,全力塑造农特产品品牌。在合作社统筹下,园林村整合农户优质农产品,涵盖草莓、西红柿、西瓜、西梅、鸡心果等特色水果,以及土鸡蛋、枸杞原浆等特色养殖和加工产品,进行统一销售。
在市级壮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扶持下,园林村扩大企业经营范围,创办村集体自主经营的油坊、磨坊,自去年10月投产以来,生产的产品供不应求,仅3个月时间就为村集体增收近20万元。“大美良田”品牌现在不仅在周边市场打出了名气,也让园林村实现集体经营性收入翻番的愿望。
村办物业公司闯出增收新路
“小区这些地方要多加几个垃圾桶,这块空地最好再加装一排充电桩,摄像头的角度要选好,尽可能减少监控盲区……”2月23日,丰登镇新丰村党支部书记朱桂保和物业经理商量重新布局小区基础设施。
新丰村是一个搬迁上楼村,几乎没有可耕作土地,村集体收入来源单一且发展后劲不足。在金凤区委组织部实施的跨镇街帮带中,新丰村和黄河东路街道魏家桥村结成了对子,魏家桥村率先探索成立的首家村办物业公司,经过近3年的运营已经相对成熟并取得不错成效,这条发展路子让朱桂保眼前一亮,萌生了成立村办物业公司的想法。经过取经学艺、跟岗学习,在组织部门资金的支持下,新丰村物业公司顺利进驻小区接手管理。
走入新成立的新丰村物业公司,前台咨询处、专项缴费点、办事接待窗、群众议事厅职能分明,来往村民络绎不绝,工作人员热情接待。“村办物业公司不仅为我们集体增收打通了一条新路子,更重要的是村民的热情和缴费率都比以前高了,有什么好点子都会来村上说道说道,就跟给自己家提意见一样……”村办物业公司负责人、村委委员张帅笑着说道。
“飞地”模式为集体发展添活力
走进良田镇集体经济示范街区,道路两侧加工坊、广告公司、凉皮产业公司等整齐排布,充满了现代商业气息。身处其中的“大美良田广告传媒公司”牌子格外引人瞩目,该公司的“主人”是距离示范街8公里的植物园村。
植物园村位于良田镇北端紧靠南绕城高速公路,2024年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较低被列为发展滞后村,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村集体没有土地。面对发展困境,良田镇党委统筹整合闲置资产,将该镇集体经济示范街区近400平方米营业房划拨给植物园村使用,“飞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该村依托良田镇区域商标优势,注册成立宁夏大美良田传媒有限公司,承接广告设计、包装箱批发项目。“我们广告公司开业运行半年来,已经与周边各村、商户合作承接了道旗安装及更换工程、包装箱制作、墙体喷绘等十几批次业务,为集体创收15万元,也摘掉了发展滞后村的帽子。”植物园村党支部书记兰建建介绍。
“我们将持续因村施策抓好集体经济发展,整合资源、盘活资产提高移民村增收致富水平,持续推广‘红色物业’经验做法,为搬迁上楼村开辟发展新路径,深化农旅融合发展,推动一产向二三产转变,力争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年增幅保持在5%以上,切实推动乡村全面振兴。”金凤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道。
本报记者 刘旭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