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县金贵镇保南村建了个“第一书记直播间”,助推特色农产品上行,让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速度更快、路子更多。用小屏幕链接大市场,背后是农业现代化的系统工程,农业产销逻辑由此重构。
金贵镇是银川重要的“菜篮子”基地,但受限于地域、信息与渠道,也同样有销路单一、价格偏低等销售烦恼。为此,去年12月,保南村开辟线上销售渠道,将农特产品搬进直播,用“眼见为实”的沉浸式体验解决产销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以情感链接激活了消费需求。
这两天棚里桃花开了,直播间也挪过来,第一书记郑春和老包家庭农场负责人包文军棚中漫步,向观众们介绍蟠桃花期、授粉、何时坐果成熟上市……从守着地头等贩子到对着屏幕当主播,农民的身份被重新定义,而第一书记举着手机走进大棚并以此命名直播间同样耐人寻味——农民会运营、干部懂网络并成为连接农户与市场的“路由器”,这就是乡村振兴中“人”的关键作用。角色转换背后是治理思维与市场思维的深度融合,在数字经济中衍生出无限可能。
去年6月,贺兰县融媒体中心直播间内,老包家庭农场第一次在网络上打开销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印证了电商直播绝非简单的流量游戏,而是用技术手段重塑了市场信任机制。的确,直播带货不能止于一时火热,需打通生产端标准化、品牌化与消费端个性化需求。正如金贵镇计划培育本土网络达人之构想,乡村振兴既需要新农人崛起,也需要更多数字新农具,需要冷链物流、质量溯源等配套体系同步完善。
要让“直播+”的潜力释放更充分,还需将数字工具与乡村特色深度融合,串联起生产、生态、生活之多维场景,以“直播+旅游”“直播+文化”等多元形态,推动流量价值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让流量不仅带火农产品,更带动人才回流、产业升级与文化振兴。
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