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企业家朋友可以扫码加下这两个群,一个需求群,一个供给群。”3月3日,银川市第三届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营商环境全方位提升推进大会重点产业供需对接活动举办前,台上的大屏幕出现两个二维码,在场的企业家纷纷举起手机“扫码进群”。银川市用心、用情搭建的供需合作平台,让更多企业拉起手、肩并肩,“朋友圈”越来越大。
“尹总,我们加个微信,方便以后交流合作。”活动中,宁夏凯晨电气集团研发中心经理王川拿出手机,加上了企业家尹瑞欣的微信。“我跟旁边的好几位企业家都加了微信好友,也进了微信群,刚才和现场的几位企业家也有交流沟通。”王川高兴地说道。
宁夏凯晨电气集团是一家科技型电器企业,公司发展快速,但在新研发的智慧电器产品开拓市场时,遇到了一些问题。“很多企业习惯于用稳定的老产品,尤其在安全生产方面,对新产品的接受度还是比较低。”王川说,幸运的是,自治区和银川市相关部门给予了积极支持,通过推广、答疑、产品验证和试用等方式,帮助凯晨电气的新产品逐步在各行业打开市场。
此次重点产业供需对接活动,对于王川以及在场的每一位企业家而言,都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一个广阔的合作平台。
活动以“链”通供需“益”企协作为主题,聚焦新材料、新能源、新食品、装备制造及生产性服务等核心产业,吸引了近100家区内外企业参会。活动现场发布了《银川市优势企业供需清单》与《设备更新改造供需清单》,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精准对接。两项“清单”精选了50家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优势企业核心产品,汇集了30家企业的36项设备及服务采购需求,109亿元真金白银的投资,15亿元的采购需求订单,不仅是推动上下游企业深度合作的“黄金纽带”,更是加速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的“强力引擎”。活动现场更是达成合作订单105笔、签约金额41亿元。
同时,银川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中心也在本次活动中正式上线。为工业企业开放多模态交互窗口,实现政策匹配“一键直达”、供需匹配“全域联动”、方案匹配“量体裁衣”等个性化服务,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装上“智慧大脑”。银川市工信局现场详细解读了《银川市加快推进新兴工业化若干措施》等惠企政策中企业重点关注的条款。
活动中,在场的供需企业不仅能面对面沟通,也能给自己的企业做很好的推广。“我和宝丰昱能的尹总作了交流,希望能共同为客户打造一个集成方案,之后进一步沟通,今天的微信朋友圈又加了新朋友,收获满满。”王川笑着说。
本报记者 刘旭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