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在读硕士、博士预引进项目,是区市人才政策的创新之举,它不仅为像我这样的在读博士提供了稳定的科研环境和资金支持,更为企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第一次见到刘娜,她正在台上发言。而今天这场对接会,对于她来说意义非凡。
3月3日,银川市第三届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营商环境全方位提升推进大会分会场——“聚才兴业 赋能民企”服务对接会召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刘娜应邀参加。
她有什么特别?2015年,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的她,怀揣着对葡萄酒行业的热爱,选择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然而,在追求学术高峰的同时,她也面临着就业的焦虑。“当时读博士时,除了论文的压力,最让我担忧的就是未来的就业方向。”刘娜坦言。
银川市推出的优秀在读硕士、博士预引进项目如同一场“及时雨”,为刘娜打开了新的机遇之门。2022年,经过严格的审核程序,她成功与银川市张裕龙谕酒庄签订了预引进协议。
这是银川市为民营企业和人才“牵线搭桥”的生动注解。值得关注的是,会议现场发布的银川市2025年“4+1”公共就业服务活动清单和2025年度银川市引才计划,让台下的民营企业和学生们振奋不已。
“4+1”清单包括线下招聘、直播招聘、校园招聘、赴外招聘和校企合作等四类公共就业招聘活动,以及一项校企合作对接活动,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各类企业与广大求职者的需求。2025年度引才计划则通过纵深推进“十万大学生留银川专项行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高质量拓宽柔性引才渠道、持续高标准开展宁籍优秀人才“回故乡建家乡”活动等措施,为民营企业引才用才提供更精准的政策支持和更全面的服务保障。
近年来,银川市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特别是启动实施“十万大学生留银川专项行动”以来,共选聘了162名来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人才担任重点企业“科技副总”“周末工程师”,成功吸引了14万名青年人才留银就业创业。截至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7万。
银川市委人才工作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精准的政策措施,引进人才、用好人才、服务人才,努力让银川成为各类人才成就梦想的希望之城、奋斗之城、心悦之城,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人才保障。
本报记者 张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