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或许会看到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是社会大家庭中需要关注和呵护的群体,一次耐心的辅导、一份小小的礼物、一种支持的力量,就能让他们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近年来,银川市民政局始终坚持“民政为民 民政爱民”理念,秉持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通过摸底排查、动态监测、部门联动、资源链接、强化服务、完善团队等多种举措,以爱为翼、守护童心,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儿童的良好氛围,为儿童未来播种希望,助力儿童福利工作砥砺前行。
1 摸排筑牢基础 做好兜底服务
前不久,金凤区北京中路街道锦绣苑社区联合金凤区民政局、金凤区慈善总会、爱心企业宁夏杞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慰问活动,走访人员和“爱心妈妈”一起看望了辖区困境儿童辰辰(化名)并送去慰问品。当天,“爱心妈妈”杨亚丽带着自己的女儿看望辰辰并陪她玩耍。辰辰非常高兴,拿起杨亚丽带来的彩笔、铅笔盒及漂亮的帽子、手套等看来看去,并把自己的毛绒玩具送给杨亚丽的女儿。
辰辰自出生就发育缓慢,身患多重残疾。为了照顾辰辰,她的爸爸选择做自由职业者,母亲是公益性岗位人员,家里经济困难。看到两个孩子快乐玩耍的场面,杨亚丽心里一阵酸楚,“辰辰在父母和爱心人士的呵护下,从不会说话到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还这么开朗热情,我觉得我们应当给予孩子更多陪伴和关怀。”
“本月新增5人,目前在档128户。”2月的一个傍晚,灵武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一边入户走访,一边向记者介绍该局档案里的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数量。“一人一档、按需施策,我们会定期对信息台账进行更新,及时调整数据信息监测范围,掌握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变化情况。”该名工作人员说。
近年来,银川市借助“社工+社区+志愿者”服务模式,深入基层一线,关注无户籍、家庭生活困难、自身残疾、监护缺失等特殊困难儿童,通过上门走访、电话询问、学校核实等方式,逐户逐人进行摸底排查。同时,建立监测预警机制,链接专业社会组织及爱心机构,积极推进完善困境儿童基本生活、教育就学、医疗康复、心理健康、关爱服务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2 链接社会资源 汇聚慈善力量
去年年底一个普通的周末,对于兴庆区月牙湖乡的15名困境儿童来说,却是一段“很难忘、很惊喜、很开心”的回忆。在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帮助下,孩子们在银川河东国际机场登上飞机,实现了人生“首飞”。“没想到我也能乘坐飞机,感觉像做梦一样。”浩浩(化名)说。“在征集困境儿童微心愿时,不少孩子表示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飞机,也不知道坐飞机是什么感受,希望有机会能实现梦想。”宁夏昊善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听到孩子们的心声后,该中心积极链接多方资源,精心策划了这场意义非凡的旅行。
“第一次和这么多小朋友一起过生日,还收到了礼物,太开心了!”来自西夏区兴泾镇的马某兰(化名)小朋友激动地说道。今年1月9日,兴泾镇20名困境儿童参加了由西夏区民政局、银川市春雨志愿者协会策划举办的儿童集体生日会,小朋友们动手做出属于自己的创意蛋糕,大家齐声唱起生日歌,为过生日的孩子送上最真挚的祝福。
“包元宵真有意思啊,放上自己喜欢的馅儿,还能捏个可爱的形状!”小文(化名)开心地说。今年2月11日,在贺兰县民政局的支持指导下,云梦爱心服务中心在金贵镇未保站举办巧手制元宵主题活动,孩子们学着包元宵,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
……
近年来,银川市充分发挥慈善事业的重要补充作用,链接慈善组织、爱心人士、志愿者、社会组织等资源,聚焦困境儿童“关键小事”,统筹爱心资源认领和实现“微心愿”。同时,为特殊困难未成年人提供监护指导、权益维护、资源链接、社会融入和家庭关系调适等专业服务,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
3 健全关爱体系 提升服务质量
“小米是名内向的孩子,但我总能从细微的举动和眼神里察觉到她对我的依赖与信任。有一次,她默默地递给我一张手工制作的贺卡,上面写着‘谢谢您一直陪在我身边’,那一刻我的眼眶湿润了,所有的付出与努力收获了最美好的回报。”宁夏昊善社会工作发展服务中心一名陪护志愿者深情地说道。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银川市引入专业社工组织机构、公益慈善组织和志愿服务队伍,帮助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链接社会资源,运用儿童之家平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公开招标确定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参与到未成年人关爱保护行动中。同时,银川市民政局指导各县(市)区强化部门协同,积极对接检察院、法院、妇联、团委等部门召开未成年人个案会商会议,解决未成年人监护等问题。
此外,各县(市)区实施未保中心升级提升项目,利用镇(街道)新时代实践中心、社区阵地、儿童之家等场所,打造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法律援助中心、未成年人教育实践中心,并建成家风展示馆,完善配套设施,引入专业服务团队,为困境未成年人提供教育、家庭建设指导、心理咨询、法律权益保障、临时监护“一站式”服务。
4 规范精细服务 呵护心理健康
2024年起,兴庆区民政局围绕困境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需求,构建社会+心理+多学科融合“三位一体”服务模式,为困境儿童注入“心”能量,提升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水平和身心健康素质。
“通过‘一表一卷’综合测评,深入分析困境儿童身心健康,全方位摸排筛选,目前共为700余名存在心理问题的困境儿童建立档案,并对筛选出的40位重点服务对象提供类别化、差异化、个性化的心理+社会支持服务。”兴庆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一表”是未成年人基本情况调查表,“一卷”是包含焦虑、抑郁、家庭关怀支持融合的心理健康问卷。同时,构建未成年人—咨询师—家长“三维互动”心理健康机制,对未成年人及其家庭进行亲职教育引导,有效解决了未成年人的情绪困扰、心理问题、社会化需求。
兴庆区民政局还联合社区、社会资源、专业社会心理人员,为未成年人建立良好的心理生态系统,目前已开展包括心理拓展、团体增能、亲子关系、情绪指导、安全警示教育、减压辅导、生命早期教育、生涯规划等社区活动22场,小组活动6个,寒假课堂2场30天,服务985人次,链接各类社会资源合计4万余元,惠及困境儿童100余人。
今年1月21日,宁夏启辰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西夏区民政局、西夏区贺兰山西路街道芦花苑社区,开展“寒冬送温暖 两节公益行”困境儿童亲子家庭心理团辅暨春节活动,通过做好儿童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他们共同应对成长过程中的压力和挑战,助力困境儿童健康成长。
依托精准排查,定制服务套餐,银川市逐步完善群众“点单”、排困员“送单”、社会组织“接单”的应需式服务模式,为困境未成年人提供临时照护、心理疏导、儿童托管等方面的服务。银川市始终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携手社会各界力量,汇聚各方爱心,共同为困境儿童提供关爱与支持,全力推动未成年人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本报记者 徐碧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