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两位“军子”的爱心接力 2025年03月11日  肖梦琪

70岁的兴庆区通贵乡通贵村村民赵大爷还记得3月4日那天自己有多开心。当天一大早,村上工作人员为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党员刘光军自掏腰包,拿出一万元给家庭困难的群众送福利。说完,工作人员搀着赵大爷向村委会办公室走去。

在村委会办公室坐着几十位老人和看热闹的孩子,刘光军为老人送上米面油,“别不舍得吃,吃好了把身体养得倍儿棒,比啥都强。”来到赵大爷面前,他叮嘱道。“军子是个不忘本的人,致富了也不忘众乡亲。”赵大爷难以抑制感激之情。

刘光军今年48岁,也是通贵村村民,常年经营赛鸽基地。虽然工作忙,但他从没有忘记家乡,没有忘记陪伴他成长的村民,有空时总会回来看看,还凭借丰富的经验为产业发展、乡村旅游规划提出不少切实可行的建议。

“这些年我们村的人都积极找活干,但也有部分人因身体和年龄无法改善生活条件。现在我有了这个能力,自然愿意尽一份力帮助他们。”刘光军说,给村民发福利这件事,还是受村党支部书记段文军的启发。

事情要从去年11月13日说起,村里老油坊迎来年度分红大会,村民股东都得到了相应分红,段文军也不例外,但他一分钱都没带回家,而是换购成100桶胡麻油,送给村里的困难群众。

2020年,原本在外务工的段文军回到家乡,以致富带头人的身份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我对回来的第一天印象特别深刻,不管是村容村貌还是村民生活水平,都较为落后。”段文军回忆,他经过学习考察,发现胡麻油作为通贵乡的“五宝”之一,历史悠久,家家户户都吃,于是号召村民共办一个老油坊来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想法在脑海中萌芽。

2023年,段文军带头入股10万元,村党支部牵头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村干部、党员、群众入股,将村里4间闲置营业房重新启用,还购买了榨油机等成套设备创办老油坊。老油坊投入运营后,已为村集体增加收入8万元,入股村民也多了份收入,更让乡村土特产有根有品更有产。

“只要乡亲们日子越来越好,我这心里就踏实。”段文军计划再扩大生产规模,争取让大家挣得更多。

前有段文军捐出自己的分红购置物品慰问村民,后有刘光军自掏腰包购买米面油给困难邻里送去,两人的举动触动了身边人,村民马建华也将500元捐给需要帮助的人,村里的合作社拿出3000元资助3名困难大学生……一场场爱心接力温暖上演。

段文军说,在这样的风气下,通贵村逐渐形成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良好村风。村民也纷纷表示,看到榜样们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后深受鼓舞,愿意积极投身村里的各项公益活动,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本报记者 肖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