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让孩子在社区自习室写作业,我还能到社区健身房锻炼身体、享受个人时光,中午带孩子去社区食堂吃饭,非常省心。”一到周末,永宁县团结西路街道永和社区永和锦城居民赵丽就带着孩子来到社区,自习室、健身房、社区食堂……各项服务一应俱全,母子俩在此享受惬意时光。
近年来,团结西路街道坚持“党建引领、社会化服务、精细化治理”工作理念,链接共建单位、社会组织、社区公益等慈善资源,以“居民需要什么社区就做什么”为切入点,推进永和社区“完整社区”试点建设,为群众提供多元化、贴心化、便民化服务,打造群众满意、居民共乐的“幸福邻里圈”。
永和社区坚持居民点单、社区接单,通过微规划、微改造、微治理、微服务、微协商“五微工作法”,推动基础设施不断更新。2023年以来,社区先后完成电梯加装电动车智能“阻断器”78部,安装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桩12组36个,设置免费停车泊位900个,改造无障碍坡道23处,建设儿童娱乐广场1个。原本斑驳的草坪变身“睦邻花园”,一条由各色花砖铺设的小径蜿蜒曲折,两边由废旧轮胎改造的装饰品精巧有趣,周边居民不仅常常来这里散步,还将从自家带来的花种播撒进土壤,和邻里相约定期浇水施肥,让“睦邻花园”成为大家悉心守护的“共享花园”。
此外,社区组建“红色网格联盟”,成立“朝阳志愿服务队”“格格管家志愿服务队”“睦邻帮帮团”等11支队伍,设置家门口的“有事好商量”平台,共商共议社区事,先后解决充电桩安装、宠物扰民、高压电线改地埋线等问题40余项。社区还依托数字化技术,开发了“云筑家”数智一体化平台,实现报修、议事、活动预约“一键通”,架起了社区、居民、企业之间的互动桥梁,让服务更加精准、暖心。
“为打造‘全龄友好’社区,精准满足‘一老一小’群体的多元化需求,我们精心打造了全方位、智能化的服务体系。”永和社区党总支书记王荣介绍,在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按摩椅、康养仪、跑步机等高端设备一应俱全,供居民随时使用,还可提供纯中药足浴、中药眼疗、推拿等传统中医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专业的康养服务。此外,青少年“AI学习伴惯社”和老年大学分校的设立,也为不同年龄段的居民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
该社区深挖“睦邻文化”基因,组建了合唱、舞蹈等6个文艺社团,引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举办剪纸、金丝沙画、吹糖人、糖画、拓印等15项非遗代表性项目精品课程;连续6年举办“邻里文化节”,开展“百家宴”“便民集市”“年货大集”等特色活动,构建“月月有主题、季季有亮点”的文化生态圈,让社区成为有温度、有认同感的幸福家园。
“我们将继续深化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机制,让每一位居民都成为‘幸福画卷’的执笔人,书写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温暖答卷。”王荣表示。
本报记者 刘嘉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