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银川经开区 以“基金+”模式打造产业发展新生态 2025年03月16日  闫茜

本报讯(记者 闫茜)近日,记者从银川经开区了解到,今年,园区创新性地提出了“基金+”的发展模式,通过政府产业基金的市场化运作,构建起“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创新生态,推动形成“资本链+产业链”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

面对传统招商模式已进入“深水区”的现状,银川经开区紧抓政策机遇,计划设立3亿元~5亿元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聚焦于光伏材料、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算力应用、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园区依托“投资代补”“以投带引”等市场化手段,围绕优势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进行补链强链、投早投小,推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我们在产业母基金下分别设立产业、专项、创投等子基金,注重‘以需定招’,顺着产业链去投资,通过‘股权投资+产业链整合’撬动社会资本,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银川育成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园区以产业链图谱为导航,助推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成长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实现基金投资与产业布局的深度融合。

为解决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难题,银川经开区创新构建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矩阵。针对科技型初创企业,园区探索设立创投子基金,与多种金融工具协同发力,鼓励“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当企业进入快速成长期,园区产业基金则通过“直投+跟投”的方式支持技术改造和产能扩张。对于成熟期企业的战略升级需求,园区联合头部投资机构支持产业链整合和上市扩张,形成良性发展格局。

在基金的实际运营中,银川经开区引入了“政府+市场”双管理人制度,确保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园区基金管理人负责政策合规与产业协同,同时建立外部企业家和领域专家库,依托专业团队对项目进行把脉。

“银川经开区正以‘二次创业’的精神探索发展新思路,通过资本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重构现代化产业体系。当金融活水精准浇灌创新沃土,银川经开区重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篇章也将正式开启。”银川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