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佳丽 齐峰)3月23日上午,由宁夏殡葬协会、银川市文明办、银川市民政局举办,银川市殡葬管理所、银川福寿园承办的“碧水青山 大爱永恒”宁夏银川2025年清明节地生态安葬暨社会公祭活动在银川福寿园节地生态安葬纪念广场拉开帷幕。
10时,广场上婉转悲伤的乐曲缓缓响起,现场气氛庄严肃穆。礼仪人员迈着沉稳的步伐,缓缓走向节地生态安葬纪念碑并敬献花篮。随后,大学生志愿者集体诵读祭文。当天,两名朗诵者献上了《礼赞生命》朗诵。简单而庄重的仪式结束后,逝者家属们在礼仪人员的引导下,缓缓来到安葬区。家属们将节地生态安葬逝者的骨灰撒入草坪穴坑内,覆上泥土,献上鲜花。在这里,逝者与绿树同眠,与花草为伴,回归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公祭活动很庄重,生态安葬也挺好的。我们选择生态安葬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为节约土地资源作出一点贡献。希望我的父亲在青松下、在鲜花中安息。”一名逝者家属说道。
据了解,今年已经是宁夏银川清明节地生态安葬暨社会公祭活动连续举办的第十年。十年间,银川市已为4100多名逝者进行了节地生态安葬。这一数字背后,是社会公众对绿色殡葬理念的广泛接纳。
此外,银川福寿园还在2019年推出了生命晶石业务,截至目前,福寿园已完成了300余颗生命晶石的制作。生命晶石不仅是对生命的一种独特纪念,更是节地生态安葬的创新之举。“我们一直积极地推行和践行节地生态安葬,建设节地型墓位,小型而精致,推动传统墓位从单纯满足基本功能需求,到进一步向符合现代社会发展以及精神文明发展需求的方向转变,适应殡葬改革的要求。”银川福寿园常务副总经理林毅说道。
“每年选择节地生态安葬的人数逐渐上升,群众对于节地生态安葬的认可度越来越高。截至目前,银川市已发放节地生态安葬奖补资金1700余万元。”银川市殡葬管理所所长陈学兵表示,将继续加强节地生态安葬政策的宣传,抓好政策落实。同时,持续开展鲜花换烧纸活动,引导群众树立绿色、安全、文明祭祀意识,推动移风易俗,让厚养薄葬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