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一束光,照见城市希望的年轮 2025年03月27日  刘薇

单亲爸爸马目沙带着两岁娃送外卖的故事,您听说了吗?

与孩子妈妈分开后,马目沙曾对生活失去信心,可看到儿子川川,又觉得自己不能倒下,于是以“单亲爸爸带娃送外卖”为名开启直播,他的抖音签名栏写着:做个打不死的小强。

视频引来不少网友关注,大伙儿寻找这父子俩,不仅给他们鼓劲加油,还提供了很多实质性的帮助。《银川晚报》在不同平台做了深度追踪报道,引发链式反应;宝湖晨曦幼儿园打破招生壁垒,为困境儿童亮起绿灯;金凤区妇联建立“困境儿童台账”,让制度补位代替偶然施舍;企业老板在视频评论区直接喊“带着孩子来上班”……

◇ 银川锐评说

正如一位网友所言:这不是施舍,而是对生命尊严的集体托举!那些具象化的善意,因主流媒体持续发声,从碎片化感动凝结成制度性帮扶,重构了城市文明坐标。

聚光灯下,此刻回看最初那条视频,其已然超出流量逻辑范畴。媒体用新闻纵深感让一座城的善意找到了支点。媒体的担当不在于制造多少“10W+”的播放,而在于让每个微弱的声音都能听见回响。

春分已过,川川学会了用蜡笔在纸上画太阳。马目沙的送餐路线图上,被标注的爱心餐馆越来越多。这座城市正在证明:新闻可以成为一束光,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一束光,让善意落入土壤,必将长出希望之年轮。

◇ 马目沙说

@银川晚报:在我深陷泥沼、满心绝望时,是你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拉我走出困境。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我铭记一生,千言万语都道不尽我对你的感恩。

@宝湖晨曦幼儿园、@宁夏煤婆张小雪、@徐Jinh:我是个单亲爸爸,靠着送外卖拉扯孩子长大。每一份订单都是孩子的奶粉钱,每一次奔波都是为了给他一个家。在那些艰难的日子里,是你们这些爱心人士向我们伸出援手。有的为我送来孩子的衣物,有的给孩子买学习用品,还有的留下了鼓励的话语。虽然生活依旧忙碌辛苦,但因为有你们,我不再感到孤单无助。谢谢你们的善良,让我们的生活有了光!

◇网友说

@释怀Ηеιιο

宝贝越来越好啦!幼儿园里有爱他的老师,川川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真的特别好!加油!

@Jay-

真好,看着孩子开心地笑,这就是努力生活的意义!

@虎妞

加油,风雨过后会有一道绚丽的彩虹。不怕从头再来,孩子就是你最大的财富!

@彩绘师-露露

加油,孩子长大也会觉得是爸爸单枪匹马把我养大,爸爸超棒!

@陈玲8772

生活破破烂烂,总有人为之缝缝补补!加油!

@时予

晚报越来越有温度了。

@叮噹和麻麻的奇幻旅程

少点蹭流量做账号的,多点帮着解决问题的人。

@宁夏陆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孩子跟着风吹日晒真的很可怜,我在兴庆区这边的店铺招售后人员,上下班规律,如果有意向的话可以到我这边来上班,我儿子也两岁多,带孩子我有经验,你可以放心把孩子交给我,我可以边看店边帮你带小孩。

@九思

兄弟,我一个人带着俩孩子从3岁带到10岁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偷喝汽水的公主

账号坚持做,能看出来你是个利索人。加油!

@一枝榴莲

这就是互联网的意义!

@福炉烧烤鲜切烤串

加油,兄弟!会越来越好。

@MV

其实很多家庭都有困难,应该统计一下发布出来,大家有能力的都可以帮一把,尤其是有孩子的。

本报记者 刘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