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全员行动, 才能镶出耀眼的金边 2025年03月31日  刘薇

刘薇

近日,银川抖音博主@小马不马虎干了件“镶金边”的大事。他在人行道上瞅见两根钢筋,露出地面七八厘米,怕夜里绊倒人,拿出反光条给钢筋“镶了金边”,拍视频@相关部门解决问题。两小时后,市政人员根据线索到场拆除,并感谢市民监督。

此次“市民发现-网络发声-政府响应”的高效联动可太行了,真是市民的放大镜照到哪儿,市政的救急包就跟到哪儿。

地面裸露的“钢筋刺客”,看似微不足道,却是城市安全的打个。网友留言里提及老人因类似隐患受伤却隐瞒实情,折射出部分市民对公共问题“投诉无门”的消极心态;而质问“谁安装谁负责”之监管缺位,则直指城市建设中常见的责任追溯难题。往深里说,这类“无主钢筋”多源于施工遗留或设施拆除不彻底,但因缺乏统一台账和长效巡查机制,于是便有了部门踢皮球、市民干着急……

“钢筋刺客”问题没法解决吗?事件中,@小马不马虎拍视频将问题曝光升级为解决方案,这种建设性监督恰与市政部门“接诉即办”的务实作风形成闭环。正如博主在后续视频中所言,市政人员不是超人,他们面对的是暴雨通渠、烈日补路、寒冬除雪之庞杂日常。市民若能从批判转向协作,用“随手拍+精准反馈”填补市政巡查盲区,便能将个体之力凝聚成城市治理的探照灯,将那些潜藏在街巷的隐患加速拔除。

贴反光条是小善,拆钢筋是大善,都行动起来守护这份善意的闭环,才是银川耀眼的金边。此次银川市政的快速响应虽获点赞,但网友对责任追溯难之追问亦不容忽视。城市治理现代化不能仅靠“接一件办一件”被动应对,还需建立从源头管控到动态排查再到社会共治的全链条机制。唯有广开渠道,将市民自觉转化为制度化参与,方能避免“钢筋刺客”按下葫芦起了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