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筑牢校园食安防线 守护师生美好“食”光 2025年04月02日  李姝

食品安全是校园健康的重要保障,也是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去年以来,银川市多措并举,深入推进“校园餐”专项整治,全力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师生同餐规范流程

“今天的饭菜怎么样?有没有特别喜欢的菜?”在银川市第二中学,校领导每天中午都会走进学生中间,与他们同桌就餐,倾听孩子们的真实反馈。

“领导干部不仅要签字打卡,还要确确实实用餐,后勤人员也会核实其是否刷卡。”银川二中分管后勤的党委委员于洋说,学校不仅实行师生“同餐同菜同价”,还创新推出8元两荤一素套餐,定期更换菜品,免费续加米饭,确保学生吃得饱、吃得好‌。

家长们最关注的是食材采购和加工配送是否安全。在银川二中食堂后厨,干净整洁的操作台、智能化的烹饪设备让人眼前一亮。每天清晨,新鲜食材送达后,库管人员会认真清点数目并查看质量。食堂工作人员须完成晨检、佩戴口罩等流程,才能进入后厨。

于洋介绍,学校严把食材采购关,与中标配送公司签订合同,对配送公司资质、食材质量、检验报告等进行严格审查。食材查验实行“双人联检”,重点检查食材新鲜度、检验检测合格证等信息,蔬菜要求新鲜、无黄叶、无烂叶、无病虫害,肉类必须在规定保鲜期内,所有食材都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食材存放严格执行“三分三离”和“四定”管理(定人、定时、定质、定量),确保食材安全。加工清洗环节实行“明厨亮灶”管理,配备智能烹饪设备与消毒设施,保证加工环境清洁卫生。每餐每类食品都会留样,存放在两个留样柜中,确保一旦出现问题可追溯食材来源。

家长陪餐 家校共育

在北师大银川学校小学部的食堂里,香辣鱿鱼、宫保鸡丁、粗粮米饭等饭菜香气四溢。临近中午,孩子们陆续来到食堂打饭,与他们一同就餐的还有一位五年级学生家长刘瓈嵘。她打了一份两荤一素的饭菜,与孩子同桌用餐,细细品味着校园餐的味道。

刘瓈嵘每学期都参加学校的陪餐活动,作为家长,她不仅关心饭菜质量,还关注食堂卫生、营养均衡等方面。“每个桌子都很干净,环境消毒很严格,清洗餐具专池专用,后厨人员都有健康监测,而且每周食谱都不一样,孩子吃得不错。”她说。

该校小学部党支部书记孙秀梅介绍,学校每周通过线上接龙选定陪餐家长,家长到校后可以任意选择餐厅,与孩子同桌就餐。每个餐厅都设有意见台账,家长可以随时反馈问题。比如有家长提出增加粗粮种类,学校立即采纳,推出了玉米、红薯等主食。“我们不指定哪一天为家长开放日,而是常态化开放,家长随时来陪餐,目的就是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学校,了解孩子,通过积极沟通,建立更加牢固的家校信任纽带,为孩子营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孙秀梅说。

在银川市的许多学校,家长可以随时参观食堂,对食堂卫生、饭菜质量、规范操作等环节进行监督,真正实现无缝监督。

全面排查 压实责任

为有效防范食品安全事故发生,进一步提高校园餐供给水平,银川市教育局已组织全市学校食堂开展多轮次全覆盖自查,重点排查食材采购、加工制作、食堂卫生、经费管理等关键环节,对发现的问题逐条建立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期限,确保整改到位,不留死角。

为确保“校园餐”专项整治工作的长效,市教育局制发了一系列文件,包括《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十项要点”》《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专项工作机制》等,对食堂管理、食材采购、经费管理等关键环节进行了全面规范,形成了双人联检查验、常态化陪餐等制度,强化以制度管人、管事、管权,为校园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

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重点强化校长“第一责任人”意识,狠抓制度落实,紧盯食材采购、配送、查验、贮存、加工制作等关键环节,严格执行经费管理制度,健全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强化督学监督,畅通师生意见反映和投诉机制,强化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持续加大学校食堂资金和设施设备投入,加强人员培训,推动学校食品安全全过程的智慧监管,让“校园餐”成为学生的营养餐、家长的放心餐。

本报记者 李姝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