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劳务输出跨省协作 惠企稳企优化服务 银川:精准促就业 “职”达春天里 2025年04月06日  沈亚婷

帮愿意外出务工挣钱的人培训技能、找好工作,为就业困难的人群兜底保障,保质保量落实相关惠企稳企扶持政策,持续优化服务……今年以来,银川市扎实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为百姓铺就幸福路。

劳务协作跨省区

精准输送点对点

目前,家住贺兰县的吴嘉玲已在上海市工作了一个多月。谈起这次的就业选择,她直言,后悔没有早一点搭上政府组织的赴外务工“直通车”。

吴嘉玲今年38岁,以前一直在家门口打零工,收银员、保洁员、服务员都干过,但是收入一直差强人意。今年2月中旬,得知银川市就业与创业服务中心牵头组织有意愿的农村劳动力赴外务工并用专车护送,还会帮忙对接适合的岗位,她动了心,和相熟的朋友一起报了名,坐上了驶往上海的大巴车。

在上海,吴嘉玲顺利入职,成为一家保洁公司的工作人员,每月工资6000元。“感谢政府提供的平台,如果我自己出来打工,首先找工作没门路,其次是一个人出门在外也会害怕。现在工作是现成的,工资待遇也比以前高,遇到啥困难,政府工作人员还会帮我们解决,相当于有了‘娘家人’,心里特别踏实。”吴嘉玲说。

今年以来,银川市不断深化跨省区劳务协作,积极鼓励各级就业服务部门对接外省区的劳务用工需求,大力开展岗位推介、岗前培训、集中输送等服务,点对点精准输送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打通了公共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截至2月底,全市累计组织转移4294人赴区外务工,重点向福建厦门、浙江宁波、江苏昆山、上海等地点对点输送243名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达到1.49万人,高于上年同期水平43.27%,实现工资性收入6403万元。

同时,银川市深入开展就业帮扶,为350名就业困难人员、100余名“三支一扶”人员送去慰问金23.9万元;为1.72万人发放失业保险待遇7839.93万元,切实兜底保障困难人员基本生活。截至2月底,银川市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024人,高于上年同期水平88.5%。

金融服务再加码

企业发展添动力

3月26日,宁夏汇达线缆有限公司负责人张廷来到银川市民大厅,参加“深化政银合作、携手助企发展”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亲眼见证银川市就业与创业服务中心和中国银行银川市兴庆支行、中国邮储银行银川市分行、银川掌政石银村镇银行签署了“深化政银合作、携手助企发展”框架合作协议,张廷很是振奋:“人社、就业等部门为企业解决用工难题,还及时推送相关惠企稳企政策,让我们切切实实享受到了政策红利。”张廷说,截至今年3月,银川市已向宁夏汇达线缆有限公司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00万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持。

在“深化政银合作、携手助企发展”系列活动现场,各合作银行与银川市数字经济产业园、银川中关村创新中心等7家创业孵化园区签订“金融服务框架协议”,为园区企业提供精准金融支持。银川市妇联还与宁夏黄河农村商业银行、石嘴山银行银川市分行签署了“巾帼创业贷”合作协议,重点扶持女性创业者,激发“半边天”的创业活力。

银川市厚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范先生在听了政策宣讲后,立即着手准备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的材料。“有了银行的金融特色产品,尤其是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支持,直接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对处于艰难发展中的小微企业来说就是及时雨!”范先生说。

近年来,银川市始终把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作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努力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加有利的发展条件。各级人社部门在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上做了大量工作。2024年,银川市共向1.26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补贴9361.07万元,稳定就业岗位31.92万个;发放企业吸纳重点群体等各类社会保险补贴约1.07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75亿元、补贴资金2300万元;累计带动就业5400余人,培育创业实体5378个,创造新岗位9047个,全民创业带动就业1.52万人。

本报记者 沈亚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