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实施方案》日前出台,旨在推动创新型企业集群发展,到2027年银川科技型企业、高成长创新型企业总数分别达到2800家、200家。在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上,对新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将择优给予最高50万元的创新发展专项支持;在创新型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上,将按规上工业企业上年度研发费用的2%给予奖补,每年最高20万元;对研发费用较上年增长5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将根据增长额给予最高10万元的梯度补助。
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梯次推动创新型企业集群发展,这一举措不仅是对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响应,更是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一招。通过梯次培育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将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成长机会和发展空间,进而培育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提升我市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梯次推动创新型企业集群发展,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现实需要。新质生产力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其本质在于创新驱动。创新型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拥有高素质人才队伍、高科技生产工具、高水平生产工艺等,是新质生产力的具体表现。通过梯次培育,从科技型中小企业到高新技术企业,再到创新型标杆企业和科技领军企业,能够形成分梯次、有差异的科技和产业深度融合模式,推动新质生产力波浪式发展。
梯次培育有助于精准施策,实现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同发展阶段的创新型企业,面临着不同的需求和挑战。通过梯次培育,政府和企业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各自所处的位置和发展方向,从而制定更加精准的扶持政策和培育措施。例如,对于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可以提供创业指导、市场分析、商业模式设计等方面的辅导。
创新型企业集群的形成,能够汇聚大量的创新资源和人才,形成强大的创新合力。这种合力不仅能推动区域内产业的升级和转型,还能吸引更多的外部投资和合作机会,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梯次培育并非简单的“优中选优”,而是在尊重企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分类施策、精准滴灌,帮助更多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周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