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数字赋能推动残疾人就业破壁生长 2025年04月14日  刘薇

近日,有场直播带岗培训,免费,参训者皆为残疾人士。他们有的对直播感兴趣想试试,有的已先一步踏进自媒体圈,在“理论+实操+竞赛”式培训中收获了技能与自信。这是银川“线上春风行动”的延伸,以数字化服务实现一部手机开启就业的新可能。

残疾人就业不易,首先源于技能培训与市场需求脱节。此次,银川市残联培训模式创新的意义在于聚焦直播技能、岗位适配与心理支持,精准对接数字经济需求。值得关注的是其中“培训即就业”的闭环设计——优秀学员直接对接企业,实现从学习到创收的无缝衔接。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培训机制,就是要搭建一座从被帮扶到自主造血的桥梁。

残疾人就业难之第二重,在于社会偏见。媒体报道中提到,企业总是认为残疾人需要特殊照顾,但学员的表现颠覆了这一认知——实训赋予的专业技巧,岗位适配的指导及心理、法律支持,营造出全方位、系统化覆盖,提升技能的同时亦在增强自信心。很多学员第一次直播时说“从没想过有人愿意听我说话”,培训6天后已经能对着镜头自信地推介产品,而企业也从中发现“他们能精准传递岗位信息,工作效率一点不差”。这种观念转变,是残疾人融入职场的关键前提。

通过技术与培训的深度融合,残疾人正以“岗位推荐官”的身份冲破传统职场壁垒。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市新增残疾人就业250人,兼职直播时薪达40~50元,全职月薪可达3000元~4000元。这充分证明,当技术工具与适配岗位结合时,残疾人完全能够成为高效的价值创造者。

残疾人的职业潜力需要被重新定义,搭建完成从被帮扶到自主造血的桥梁,亦需多方持续发力。银川计划推广定向培训,通过创业孵化基地、校企合作等模式扩大社会参与,拓宽电商、设计等多元赛道,期望可以推动更多企业从履行责任转向认可价值,以更开放的姿态接纳残疾人作为共创者而非受助者,使其就业破壁生长,真正步入良性循环。

刘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