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回升,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家园二村的红梅杏花次第开放,层层叠叠的花瓣热烈舒展,簇簇粉白色将春日的蓬勃朝气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批红梅杏预计6月下旬就能上市。”滨河家园二村驻村第一书记马洪武告诉记者,这片杏林是村里发展林下经济的“主力军”,去年为村集体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滨河家园二村是生态移民重点村,产业基础薄弱,2020年村集体收入仅30余万元。近年来,在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和兴庆区的支持下,该村探索出“党建引领+林下经济”的发展新模式。通过“党支部+合作社”的形式整合土地资源,党员干部带头种植苹果、葡萄、红梅杏等经济林木,并在林下套种红薯、大葱等作物,形成了“树上结果、树下种菜”的立体种植模式。
为破解种植技术难题,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兴庆区自然资源局以及月牙湖乡定期派驻专业团队,从苗木选育、田间管理到病虫害防治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去年滨河家园二村的村集体收入突破120万元。
今年,经果林将大面积挂果,形成林上有收益、林间有景观、林下有经济的立体化林产业经营模式。如今,滨河家园二村又有了更大的目标,利用70亩林间空地种植金花6号西瓜和地瓜,推动经果林亩均收入再增10%。
“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学技术,日子越过越有盼头。”村民高发祥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如今,滨河家园二村正朝着“春赏花、夏采果、秋观叶”的农旅融合发展目标迈进,昔日的沙地真正变成了致富的“金土地”。
本报记者 肖梦琪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