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精准发力做优做强文旅产业 2025年04月20日  本报评论员

“精准发力做优做强文旅产业,培育服务消费新增长点,全力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进一步提升‘塞上湖城 大美银川’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影响力和吸引力。”近日召开的市委专题会,清晰回答了银川发展文旅产业的城市命题。

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加强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积极发展特色旅游、全域旅游,为宁夏高质量发展文旅产业明确了方向。随着近年来我区在文旅产业上持续发力、银川市在深耕城市文旅产品上持续深入,人们已经愈加清晰地感受到,文旅产业已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其发展不仅关乎城市形象塑造,更与民生福祉、提振消费和产业支撑息息相关。如何让“塞上湖城 大美银川”的城市名片输出可持续的文旅竞争力?需要在提高城市知名度、便利度,加强文旅产品力、感染力上精准发力,让更优更强的文旅产业发挥更多积极作用。

城市知名度的提升离不开差异化定位与持续传播。城市品牌营销是文旅产业的起手式,是决定文旅产业发展的基础。“塞上湖城 大美银川”是城市的“主页面”,景区、美食等文旅产品则是“子页面”。可以说,每一个“子页面”都是城市营销的突破口,细节越具体,银川展示给外界的形象越有“记忆点”。社会力量的参与能够有效提升城市营销的广度,例如鼓励民营企业开发文创产品、支持短视频创作者挖掘本土故事,可以打破城市宣传的“第四面墙”,真正将城市营销做成体感可知、肉眼可见的互动,成为城市“朋友圈”里的“活跃角色”。

文旅产业的竞争力最终体现在游客体验的全流程优化上。

文旅产业考验的是城市的接待能力、周转能力和“宠粉”能力,这需要我们不断打通相关职能部门的资源渠道,深度整合到文旅产业的整体盘子里,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用。此外,不仅要服务本地居民,更要服务外地游客,将城市服务的评价体系向文旅产业靠拢,锤炼“一竿子插到底”的服务意识。与此同时,加强城市服务的投入,高效整合现有存量资源,针对性地招商引资,提升银川的整体接待能力、游客的吞吐能力,为积极创新的企业开绿灯、打前站,以最高效的方式聚集“文旅战斗力”,让整个城市迅速进入到发展文旅的角色之中。

文化内涵的现代表达是文旅产品生命力的核心。文旅产业的第一要素就是文化,银川在挖掘历史文化、创新文旅产品上,做过很多积极尝试。我们一定要相信,只要潜心研究、积极实践,就一定能挖掘文化土壤里的亮点,以“人”为第一落点,讲好特色优势产业的故事,讲好山川秀美的生态故事,讲好乡村振兴的奋斗故事,讲好“石榴籽”的团结故事,讲好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故事。特别是以“Z世代”为代表的青年群体,更愿意为兴趣爱好和情绪价值买单,悦己型消费、沉浸式体验深受其欢迎,我们要抓住这样的发展机遇,培育和锻炼自己的团队、企业和优秀创作者,借着文旅产业的发展大潮,进一步挖掘银川的文化底蕴。

文旅产业提质增效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从政策引导、基础设施、文化产品、服务能力、产业发展等多个角度共同发力,加强全局性谋划和统筹,兼顾当前和长远,实现整体性推进。唯有如此,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的文旅蓝图才能从愿景变为实景,为大美银川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