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张嘉仪)“一季度,市属国企营业收入11.34亿元、同比增长15.2%,利润增长27.8%,缴纳税费2.08亿元、同比增长36.1%,资产负债率等关键指标持续优化。”4月21日,银川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市国资委深入实施国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引导国有企业强化市场化思维,持续挖潜增效,为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国企改革,重在活力和效率。市国资委以“五攻坚五突破”工作思路,系统推进107项重点改革任务,在“1+5”国资运营体系板块规划基础上,持续推进集团内部二、三级企业专业化整合、层级和法人户数压减。目前,已完成40户压减工作,企业亏损面降至35.68%,全面推行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和全员绩效考核,有力激发干部职工实干担当工作热情。
今年以来,银川市全力以赴争项目,共储备“两重”项目13个、总投资16.39亿元,专项债项目34个、总投资103.96亿元。持续加大国有资本在新能源、新材料、新型电力、数据资源等领域配置力度,通过加快氨纶新材料产业升级项目、银川算力产业园的建设,推动国有资本加速向人工智能集群、新型材料等战略产业领域集中。
同时,银川国资国企高标准履行社会责任。截至目前,市属国企累计为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资金11.95亿元,已回购存量商品房550套,大力推行停车场“先离场后付费”,开通无感支付车辆49.8万余辆,“微公交”项目营收达299.4万元,民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我们以党建促改革,成立攻坚专班,聚力解决债务化解、资产盘活等20项难点问题。”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打造“国资党旗红·强企添动能”品牌,抽调党员骨干组建“先锋队”,聚焦项目堵点攻坚,实现国企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市国资委持续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紧抓机遇,把创新之势、改革之势转化为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胜势。”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奋力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以国有经济的“稳”“进”“立”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勇挑大梁、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