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附近不远处就是阅海,春夏秋冬,既定的规律让大自然循环往复,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风景,每次轮回都会带来更好的新生。
阅海被称作“银川之肾”,沿着湖边健步道一路前行,可观赏到凤凰桥和悦畅桥,夜色中桥身霓虹闪烁,与湖水、湖边或散步或闲坐的人,一同构筑了一道别样的城市风景。湖边的亭台楼阁虽无深厚的历史作背书,但也为城市里的人提供了一处逃离喧嚣的胜地。黄昏前的阅海像是被施了魔法的童话世界,一片暖橙在微风中荡漾,湖面霎时分成了无数个色彩收集器,以不同的姿态承接着这份白日最后的闪耀。栖身其中的鸟类越来越丰富,除了常见的红嘴鸥、渔鸥,偶尔也会看到几只黑天鹅遨游其中,它们比人类更了解这片湿地的价值。
数公里外的北塔湖也是我常去游荡的地方,湖畔的树木在秋天斑斓多姿。透过红黄色的秋叶和微凉的秋风,仰望万里无云的湛蓝苍穹,内心得到莫大的宁静。这里也是银川著名的观鸟景点,每年秋季有成千上万只红嘴鸥从西伯利亚出发,途经银川停留,随后再继续南行过冬。数年来,它们已经熟悉这座城市,在相同的时节总会有群老朋友在湖边等候。红嘴鸥轻盈地在湖面盘旋嬉戏,在低空逡巡半周后又优雅地转弯俯冲下来,快要接近人群时瞬时减速,弯下脖颈拍打着翅膀流露出亲昵神情。有时候在夜晚漫步,会听到远处有人在歌唱,歌声曼妙婉转。
记得明朝文学家张岱时常在大雪纷飞的冬日着毳衣、举火炉,和友人登上小舟往西湖湖心亭划去,在舟中铺毡而坐,温酒清谈,舟外霜降罩湖,天与云、与水,上下一白。光是读着这些文字,就已被古人的生活意趣所折服,也忍不住想乘坐游船直抵湖心观景。回到今日,湖依旧是风景中最美丽和富于表情的姿容,大自然原始的精气萦绕其间,滋养着万物生息,也慰藉着人们的心灵。
数年前的工作地中卫,所在单位隔条马路便是本市的五馆一中心,文化馆、体育馆、博物馆等建筑群被一小片湖泊环绕。这片湖泊很小,沿湖漫步一周不过40分钟,它又很大,包容了自己那些年无尽的心事。夏天下班后绕着湖走成了同事每天期盼的重要小事,大家在绿荫下悠闲踱步,说说工作,聊聊生活,似乎什么都很重要,但又不会影响到当下的情绪。到了晚上,月光把微风中摇摆的叶子镀成银色,望着经常路过的那棵树,仿佛它在月夜里的每个瞬间都在生长,也仿佛把我的身体和周遭万物都带着生长起来。
后来,逐渐明白了千百年来古人为何尊崇山水,因为在生命的某些暗淡时刻,山水中闪耀着微芒的风景会给我们带来力量。梭罗在《瓦尔登湖》里描述了一种人生:在与湖为伴的日子里,不用多少开支就能维持朴素的生活,湖水提供了水源,湖边的树木提供取暖,虫鸟走兽提供听觉盛宴。农闲时去镇上喝杯朗姆酒,看看镇上那些编竹篮、做扫帚、烧陶器的人如何在这里生活。
回想起下班路上经过阅海的一瞥,不期然出现在时间缝隙中的遐想,无论风雨抑或晴日,都是生命中不尽的向往。
李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