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文旅新变化提升城市好品质 2025年05月01日  本报评论员

花博园里的马戏嘉年华、览山公园的落日大合唱、鼓楼街区的citywalk、凤凰幻城的城市微旅行、2025银川超级音乐节……“五一”假期,银川用丰富的活动、多样的产品,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全面展现这座城市最具品质的一面。这些用真心、诚心、耐心、倾心打造的新场景,拉开了湖城银川2025年旅游旺季的序幕,也为今年经济发展注入更多动力。我们可以借此机会,进一步提升城市服务能力和品质,让文旅产业进入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

文旅产业的繁荣程度,直接关系到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创业就业、投资招商等关键领域,是城市软实力与硬实力的交汇点,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治理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今年“五一”假期的文旅布局,恰恰反映了这一点。城市与乡村的联动,市内和市外的联动,线上与线下的联动,生产与消费的联动。看似文旅一个单点,实则牵一发动全身,而真正可以体现这种可持续性的,是不同层面的服务能力和意识。

首先是城市本身的服务能力,这包括直接服务于城市运转的领域,包括交通、食安、城市管理、价格监管、投诉处理等,也包括城市品牌的营销能力,从适应不同群体的城市旅游攻略,到信息化的游客数据服务,再到线上推广内容的整体推进。可以说,“五一”假期越火爆,对于城市服务能力的考验就越大。服务能力的优化提升,会带动城市服务水准同步提升,也会促使管理部门顺畅沟通、高效协调。因此,我们要建立这样一种意识,紧紧围绕服务人民群众,服务产业兴旺目标,高效动员各方资源,全力提升城市服务能力,我们才能迎来更多游客,开拓更大消费市场。

其次是服务行业的品质提升,其中包括餐饮、旅游等直接参与的行业,也涵盖商贸、交通、安全等相关领域。从简单地提供产品,到围绕产品提升服务水准,用真正的服务温度,提升来银旅游含金量,积累更多的回头客和网络好评度。不仅要在“五一”假期提升销量和人气,更需通过这样的机会,将高标准的服务贯穿始终,锻造品牌、酝酿标准,让其成为令人看得见、记得住、想得起的城市标签。事实上,银川已经在餐饮、休闲旅游、演艺产品上,形成了多点开花的局面,我们更需要专业的团队,将一以贯之的服务标准嵌入其中,为今后深入推进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化旅游是认识一座城市的最佳方式,这离不开火车站飞机场的第一印象,离不开物美价廉的特色美食,方便快捷的住宿交通,童叟无欺的旅游服务,甚至是街边的墙绘景观,耐看耐玩的创意集市,都会成为银川挥之不去的“好印象”。而这背后,则是城市各个职能部门、行业领域、人文地理之间的相互反应、相互成就,需要我们耐心深耕、持续挖掘,用更加优质的服务能力和意识,为银川的城市品牌注入活力。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