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再次梦回故地,悄然踏进如烟往事,依然可以在记忆的废墟中寻到那个不可重复的下午:溽热聒噪尘土飞扬的夏天,一片已逝的云彩,枝桠间的蜘蛛网在阳光下晶莹闪亮,热烈真诚拥抱新鲜又惶惑困顿茫然失措,漫无目的如宿命般撞入街角书店,由此找到毕生心灵之庇护,后面所有的情境复刻都是那天定格画面的冗长拖影。在文字的虚构中,获得不同于影像和画作所限的部分具体,心甘情愿让渡出逻辑、经验和理智,随着文字的描摹、情节的递进去演绎想象的史诗。
一进入书店,就会将日常琐碎抛至脑后,很快融入书店提供的充盈空间。四周默契的静谧让时间显得迟滞,如立身于被汹涌海洋包裹的孤岛、屹立于繁华闹市中的玻璃电话亭一般。潜入书本的静默中,如漫步幽深海底,头戴矿灯钻入沉睡百年的船舫,沿着作者构筑的思想舷梯拾阶而上,验证经验、求索真知、探究未来。偶尔抬头望向孤岛之外,流动的盛宴熙熙攘攘一如往常,晓得终究要回归外面的秩序,才知道这一隅庇护之可贵。
相比目标明确,漫无目的更适合作为逛书店的方式。如果不赶时间,更喜欢将书店作为约会的地点,可以让等待变得不再难捱,同时在浏览书架时,自己又会拥获类似“艳遇”的感受。你永远不能想象打开一本书会带来什么,无论是《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还是《卡拉马佐夫兄弟》,甚至更轻快些的《长安的荔枝》,当你的灵魂既满足又疲倦,就漫无目的地从一排书架走到另一排书架,从一片景象走到另一片景象,犹如攀爬风景各异的山峰,每一处都有着与前一段截然不同的景致。吸引你的不一定是书的内容,可能是装帧,也可能是配色,或是腰封看到喜欢作家的背书,或是书名契合了时下某种细微又精准的心境,夏时听风,冬时围炉,无论击中内心的是细微抑或宏大,漫步其间的松弛感触十分可贵,即使不获得知识,仅是遨游其中消磨时光,又何尝不是人生乐事。
前段时间,世界读书日临近时,大家在校园拍摄主题短视频,虽风沙大作,但那些随处可见的绿意红酣仍旧倔强地吐露春意,人们在镜头下述说着自我认知下的读书体悟,想让更多的人去拥抱书籍、认识自己。王尔德说,梦想者只能靠月光寻路,而他的惩罚便是比别人更早看到曙光。我想这条月光之路有着其独特的浪漫,好比月亮上的书店,一人之旅,星辰为伴,在静默的书海探索中不断解构、重组和熔铸,逐渐看清身后的每一个深浅不一的脚印,对于前路的好奇从未畏惧和消隐,终究会在山顶看到灿烂千阳,就像一个全新的我在面对自己的新生。
李泱(宁夏银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