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踏入菜市场,一阵清脆的吆喝声便拂面而来——“奶油草莓,杠甜杠甜的奶油草莓!”循声而至,一个大娘在卖草莓,我好奇地问她:“杠甜是咋样甜呀?”大娘笑得合不拢嘴,解释道:“这是咱们农村的土话,杠甜就是最甜的意思,甜得杠杠的!”我不禁被逗乐了,心中暗自赞叹:这土话非但不土,反而别有新意,让人刮目相看,充满了趣味和质朴的智慧。
买了诱人的草莓,我继续向市场的深处探寻,琳琅满目的农产品像一幅画卷展开:新鲜的莴笋被码得整整齐齐,宛如一排排绿色的士兵;顶着黄花的黄瓜,翠绿欲滴,散发着清新的田园气息;圆滚滚的包菜瓷实到裂口,露出里面嫩白的菜心,让人忍不住想要咬上一口。人们纷纷挑选着心仪的食材,忙碌而有序,空气里充斥着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热闹非凡的市场交响曲,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烟火气息。
买好肉馅和饺子皮,我已走到市场的出口。这时,一家卖蒜薹的摊位吸引了我的注意。我上前问道:“多少钱一斤?”大姐热情地回答道:“3元一斤,稀嫩稀嫩的蒜薹,早上才从地里抽回来的!”今天真是开了眼界,遇到了这么多新奇的形容词。
我故意问她:“啥是稀嫩稀嫩呀?”大姐笑着解释道:“农村人不会说普通话,稀嫩就是特别嫩、非常稀罕的意思。”我明白了,原来这就是蒜薹的嫩,嫩得如此罕见、如此独特。遐想之际,大姐麻利地称好了两斤蒜薹,递给我。付款之后,我的心思已然不在买菜上,而是被方言的惊艳所折服。
今天两位摊主的方言表达真的惊到了我!无论是草莓还是蒜薹,相对于普通话来说,她们的方言描述似乎更有魅力、更加贴近食材的本真。这些方言词汇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在这个夏天,方言这一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装点着我们的生活,让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王文莉(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