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以“手”传声 以“智”暖心 银川首个AI新闻手语主播正式上线 2025年05月18日  陈星彤

本报讯(记者 陈星彤)5月18日是第三十五个全国助残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广大听力障碍群体将收到一份暖心“礼物”。经过精心筹备,银川市新闻传媒中心与银川市残联携手引入的人工智能手语播报系统——银川市首档人工智能手语新闻节目将于今日在银川电视台公共频道《午间新闻》正式上线。

如何让特殊群体也能及时、准确地获取新闻资讯,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据了解,我市现有持证听力残疾人4624人,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听障老年残疾人逐渐增多,手语成为他们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了解到这一需求,银川市新闻传媒中心与银川市残联深度合作,引入第三代手语系统和高逼真手语数字人“心语”,在有声和无声的世界里架起一道沟通的桥梁,以AI之力让新闻更有温暖,让城市更显包容。

该系统像一名速率惊人、智慧超群的“翻译官”,能够将节目内容迅速“拆解”“浓缩”,再经人工智能手语翻译计算,输出为虚拟主播“心语”的手语动作画面,与电视节目进行合成后,听障人士就能看懂电视节目的内容了。不仅如此,这个系统还可以应用于宣传片、消防安全科普视频、反诈科普视频、新媒体短视频等各类服务场景中。

在现场测试过程中,“心语”展现出了令人赞叹的特性:形象生动逼真,动作顺畅柔滑,信息转化精准。银川市聋人协会会长李文雷激动地用手语告诉记者:“AI手语能让我们更了解党的政策方针,关注社会民生,了解残疾人政策,帮助听力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

“人工智能AI手语节目的上线,是科技与人文关怀的深度融合。我们通过应用AI技术,实现了新闻内容实时、精准的手语转化,帮助听力障碍残疾人观众获取更多资讯,让他们在无声世界也能听见时代的脉搏。”银川市新闻传媒中心相关负责人说道。

银川市残联副理事长雷强表示,节目的开播将更好满足全市听力残疾人的新闻获取需求,进一步扩大他们的信息渠道,这是以科技助残成果赋能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生动实践。希望通过AI电视新闻手语节目,帮助听力残疾人共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不断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