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嵌式”社区,各民族邻里亲如一家;田畴沃野,各民族乡亲携手共富;学校、机关、社区、企业,不同年龄段、不同民族的宣讲员共同传播银川这片热土上的民族团结进步故事……
银川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实施党建引领固本强基提升行动,着力推动凝心聚力红色家园建设,各族人民赓续团结基因,守望相助、和谐共居,绘就了一幅幅民族团结进步的和美画卷。
凝心铸魂 铸牢思想根基
银川,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窗口。这里发生过唐太宗灵州会盟等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佳话,也演绎过闽宁协作、山海情深的动人故事,民族团结的基因一直在这片土地上流淌传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是要凝心铸魂、汇聚共识。银川市深入实施党员干部培元固本、青少年学生夯基育苗、各族群众凝心铸魂、社科理论正本清源“四项工程”,常态化开展“牢记总书记嘱托,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组织“五观”“五史”等学习教育3.8万余场次,举办“石榴花开校园 籽籽同心向党”“校校牵手石榴红”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活动,于润物细无声中在各族群众内心深处培育“团结花”、厚植“中华魂”。
在银川市中关村小学,北方民族大学“石榴籽”大学生宣讲团将《茶马古道》《半条被子》等民族团结进步故事娓娓道来,小学生们个个听得聚精会神。
北方民族大学“石榴籽”大学生宣讲团成立于2020年,现有成员200余人,他们的足迹遍布学校、机关、社区、部队、工厂、乡村,用实例讲政策、以故事讲团结,有形有感有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在银川,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银川市民族事务委员会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银川市深化“书记课堂”、“石榴籽”宣讲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理论宣讲站等载体平台宣传作用,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有效增强了各族群众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强基固本 凝聚团结力量
金凤区长城中路街道长城花园社区便民服务厅内,社区工作人员忙而有序,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前的小广场上,小孩子快乐嬉戏……
“去年6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社区考察指出‘社区党组织是党联系基层群众的神经末梢,要在社区中发挥领导作用。社区党组织建好建强了,社区工作就有了主心骨’。”长城花园社区党委书记赵耐香说,该社区通过完善“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链条,实现居民小区党组织全覆盖,成立了9个小区党支部、36个楼栋党小组,悬挂党员家庭公示栏,引导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工作,努力保障社区服务覆盖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有枝荣。近年来,银川市持续在组织体系延伸、扩大有效覆盖、激发活力上下功夫,推动铸牢工作进乡镇、进社区、进小区、进楼栋,延伸到各民族群众家中,使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铸牢工作的坚强战斗堡垒。实施组织“延伸工程”,纵向形成“28个街道党工委+303个社区党组织+1269个网格(小区)党支部+3705个楼院党小组”四级组织链条,横向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联合党委,将954个驻区单位党组织联接起来定期议事会商,共抓基层党建、共商基层治理、共同服务群众、共建美好家园。统筹推进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六个好”建设,选树25个班子精气神足、党建底子好、产业基础实的村作为党建示范村,带动各村争先创优、比学赶超,全市四星级以上村党组织达到60%。从市到村建立四级党组织抓乡村振兴工作机制,选派市县级领导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点对点”全覆盖包抓联系乡村,不断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质效,切实推动基层党组织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富强的中坚力量。
建强队伍 共建美好家园
打造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形成同心共济、拧成一股绳的合力,才能为做好铸牢工作提供强大驱动力。
“我们村的干部现在可不一样了,不仅自己能干,还能带着大家一起干!”2024年以来,兴庆区掌政镇洼路村通过“四个一批”方式,广泛挖掘村里的优秀人才,并建立“1+1+3”帮带培养机制,精心培养村级后备力量,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提升。2024年,洼路村的村集体收入突破60万元,较上年增长21%,全村在党组织的带领下蝶变展新颜,向着“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目标迈进。
近年来,银川市深化“四个一批”进班子计划,组织县乡村全面摸排,分级建立“四个一批”人才档案库,推行动态管理、跟踪培养机制,经过2年多的持续盯抓,累计吸引1964人到村工作任职,全市村党组织书记中“四个一批”人才占比达86%,村“两委”班子领导力、组织力整体增强。
去年7月,28岁的李育林通过竞聘,成为西夏区朔方路街道宁大社区党委书记。与李育林同批脱颖而出的社区工作者共47人,他们成为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后备力量,接受党组织的全方位培养。“年轻的社区党组织书记经验可能有所不足,但是有朝气、有冲劲,相信在社区这方天地一定能够大有作为。”西夏区朔方路街道玫瑰园社区党委书记郭红梅说。
近年来,银川市健全社区党组织书记选拔任用机制,一批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敬业奉献、群众满意的年轻人进入社区工作。全市社区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37.2岁、大专以上学历占98.3%,涌现出党的二十大代表赵耐香、“小巷总理”郭红梅等一批优秀社区党组织书记,带领创建“五星级”党组织48个,全市“三星级”以上社区党组织达到91.4%。
此外,银川市建立在职党员到社区“双报到、双报告”机制,常态化开展“立足岗位作贡献”和“走进生活作贡献”等活动,通过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等方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2.8万余名党员示范带动新就业群体、各族居民群众等主动参与、积极投身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各族群众共同体理念持续增强,在全社会形成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本报记者 雷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