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鲍淑玲)5月24日,记者从银川市工信局获悉,今年以来,银川市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聚焦“三个升级”目标,全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目前,全市已实施41个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及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达8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6亿元。数据显示,1~5月,全市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4%,增速高于全区平均水平49.1个百分点,位居五地市首位。
政策扶持是驱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银川市围绕新型工业化建设,制定出台《银川市工业企业贷款及设备融资租赁贴息政策实施细则》《银川市工业企业设备更新项目补贴资金实施细则》等文件,引导企业善用超长期特别国债、技术改造再贷款等政策,鼓励企业采用人工智能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及风电、光伏新能源开展改造。
“今年,我们指导蒙牛年产10万吨1L大包牛奶加工生产灌装改造等14个项目申报国债资金;推荐共享装备高端装备零部件生产效率提升技术改造等24个项目申报第四批国家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再贷款;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工业领域节能环保等6类重点项目支持范围,助力威力传动等13家企业成功获得2179万元自治区工业企业贷款贴息资金支持。”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银川市积极推动数字技术融合创新,先后出台《银川市数字化转型“小灯塔”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等3个政策文件,上线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中心,并开展相关培训活动。通过支持“链主”及行业龙头企业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加速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数字化转型。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育7个国家级、72个自治区级、6个市级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平台;建成72个工业互联网平台、59个数字化车间、22个智能工厂;推动575家企业上云上平台,完成425家企业数字化诊断服务。
此外,银川还加大绿色制造体系梯度培育力度,纵向形成国家、自治区、市三级联动的绿色工厂培育机制,横向形成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带动园区内、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创建绿色工厂培育体系。通过出台节能减碳奖补政策,鼓励企业采用绿色低碳工艺技术装备升级,并开展专项节能监察。目前,银川已累计建成2家国家级绿色园区、19家国家级绿色工厂、30家自治区级绿色工厂,富邦印刷、共享铸钢等4家企业获评2024年国家级绿色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