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届银川市委第七轮巡察反馈以来,市委巡察办联合市纪委监委、市委宣传部等部门成立联合督查组,深入我市教育系统各被巡察党组织,对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进行联合督查。巡察整改中,各被巡察党组织紧盯巡察反馈问题,多措并举抓整改,以巡察整改实效筑牢教育强市“硬根基”,持续擦亮“教育在银川”品牌。
在落实“五育并举”工作的整改实践中,银川市九中教育集团对照市委巡察整改联合督查组反馈的“五育”发展不均衡、课程内容单一、实践活动匮乏等问题,立行立改、即知即改,深挖校内资源,统筹各分校、各年级学业安排,制定科学整改方案,通过开辟校园劳动课程基地,组织非遗展示、花卉种植实践,开设剪纸、国画、戏曲艺术课程,举办校园歌手大赛、诗词大会等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与艺术浸润中全面发展、绽放独特光彩。
思政课如何告别“枯燥说教”,真正入脑入心?面对银川市委第七轮巡察指出的“思政育人工作存在短板”问题,银川市二中党委将巡察整改转化为育人动能,构建“强师+实践+艺术”三维思政教育体系,进一步补充专职思政教师,联动历史、语文等学科教师开展融合课例研讨,将“思政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红色基地、烈士陵园,让思政课从“单向灌输”变为“多维浸润”,从“书本里的文字”变为“脚下的实践”和“眼中的光影”,赢得师生家长广泛好评。
银川市高级中学开发《中华古代文化之旅》等校本课程,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日常教学;阅海四小建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有效增强师生对“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的认识理解;银川市特殊教育中心打造“石榴籽课堂”等品牌活动,以沉浸式体验增强师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市委各巡察组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纳入巡察监督范围,市属各学校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建章立制、精准施治、融合育人,校园文化建设各具特色、亮点纷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氛围格外浓郁。
师德师风建设与职业教育发展在巡察整改中有了新突破。银川市六中党委将整改任务细化为“责任清单”,每月召开推进会,通过组织教师重温《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等举措,强化教师立德树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持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针对银川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合而不深”的问题,市委巡察组联合学院党委,积极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通过组织参与“访企拓岗”考察、职教活动周等对接活动,推动学院与银川人才发展集团、共享集团、上汽通用五菱等企业达成深度合作,打造产教融合基地,开展定制化培训,并建立优质企业实习资源库,实现从“表面协作”到“深度共生”的跨越,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巡察不仅要发现问题,更要推动解决问题。”市委巡察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对巡察整改成效进行评估,对未完成整改的问题紧盯不放,持续跟踪督办,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切实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成效,为教育强市建设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 范晓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