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鲍淑玲)6月29日,记者从银川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近日 ,我市印发《银川市开展碳足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全市绿色低碳发展勾勒出清晰路径,助力“双碳”目标加速落地。《方案》的发布,标志着银川在碳足迹管理领域取得关键进展,将为全区绿色转型提供“银川样板”,推动经济社会向绿色低碳模式转型,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底色。
《方案》明确,到2027年,聚焦光伏材料、葡萄酒、枸杞等特色产业,严格执行国家及自治区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全面开展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同步推动碳足迹管理制度、评价通则及标识认证管理制度落地,拓展碳标识应用场景。到2030年,逐步在全市重点行业推行产品碳足迹核算,持续优化应用环境,深化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产业。
《方案》严格执行自治区碳足迹评价通则,推动单晶硅、葡萄酒等重点产品企业落实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配合自治区建设重点产品碳足迹因子数据库。组织行业协会与龙头企业开展重点行业特色产品核算,鼓励企业自主运用全生命周期评价法,在水泥行业开展碳标识认证试点,逐步推广至特色产业。同时,鼓励企业在保障数据安全前提下,通过环境气候、可持续发展等信息披露方式发布核算结果,提升管理透明度。《方案》将碳足迹要求融入多领域政策,形成合力;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绿色金融产品,以核算结果为采信依据。以枸杞、葡萄酒等特色消费品为突破口,推动碳标识在商场、电商展示应用,设立绿色专区;鼓励企业建设绿色低碳供应链,带动上下游协同减碳。
根据《方案》,银川市将开展碳足迹管理工作培训,加大政策宣传贯彻力度;支持高校和职业学校开设碳足迹相关课程,搭建“政校企协”人才培育机制,培育专业服务机构,为碳足迹管理提供技术与人才保障。规范服务市场,借助专业机构开展核算认证工作,加强监管,打击弄虚作假行为。《方案》明确,各有关部门将强化统筹协调,密切对接自治区对口部门,动态推进任务落实;通过多元媒介载体开展政策解读与技术服务,引导各行业运用质量认证手段助力“双碳”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