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沉睡资产变活力资本 富宁村以碳普惠赋能乡村振兴 2025年07月02日  李阳阳

今年4月底,西夏区怀远路街道富宁村村民白红胜选购新车时,选择了经济实惠的新能源汽车。虽然家里没安装充电桩,当时需驾车到城区充电,但他并不担心——就在买车前几天,宁夏农村首个集光伏发电、储能与充电于一体的智能车棚项目在富宁村开工建设。

6月9日,富宁村智能车棚正式建成启用,白红胜当天就去体验了一番。令他没想到的是,建在村里的智能车棚不仅充电便利,还有实实在在的实惠。“以前在外面充电每度电要1元多,村里的智能车棚电价便宜,还有‘充500元送200元’的优惠,算下来每度电才0.36元。”白红胜乐呵呵地说。

据富宁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宏芝介绍,今年3月,驻村工作队争取到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宁夏分公司25.3万元专项帮扶资金,在富宁村建设“光伏发电+储能+充电”综合利用新能源项目,不仅拓宽了村集体的增收渠道,更打通了碳普惠消纳渠道。该项目安装30千瓦光伏板、64千瓦时储能柜以及7个7千瓦充电桩、14个车棚,年发电量4.8万度,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吨,节约煤炭30吨。“智能车棚投用后,在满足汽车充电及村部办公用电需求的基础上,还实现了电力自发自用、余额上网,综合计算,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68万元,同时还能节约办公用电费用0.8万元。”张宏芝说。

安装智能车棚,受益的不仅是富宁村村民。富宁村是个移民村,位于贺兰山东麓旅游带,近年来,为提升村民收入,村里新建了设施温棚49栋,探索打造集采摘、休闲、观光、度假于一体的“农业+文旅”发展新模式。如今,富宁村种植的温棚樱桃、草莓、西红柿等优质农产品一到成熟期就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休闲采摘。“智能车棚就建在游客来我们村的必经之路上,对于驾驶新能源汽车的游客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加分项。”富宁村党支部书记郭嘉说。

事实上,这并不是富宁村第一次尝到绿电的甜头。早在3年前,富宁村就积极响应银川市“六权”改革和碳普惠体系建设试点,探索生态价值转化的乡村振兴新路子。据张宏芝介绍,3年来,富宁村利用华电公司提供的100万元专项帮扶资金,利用村里的公共设施屋顶、废旧房屋校舍等“闲置资产”,实施宁夏农村地区首个以碳普惠机制推动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将沉睡资产变成活力资本、闲置包袱变成增收引擎。目前,富宁村村集体共在村部楼顶、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等4处安装了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年发电量达20.8万度,每年不仅能为村集体增收6.2万元,还可减少碳排放119吨,相当于种了6500棵树,通过碳普惠交易,又为村集体增加了约1万元的收入。

本报记者 李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