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银产业园里校企面对面的深度对接、“人才夜市”烟火气里的双向奔赴、创业担保贷款为企业注入“源头活水”、职业技能培训助力创业者启航……今年以来,兴庆区在打通就业服务全链条、赋能创业帮扶新发展等领域持续发力,一场场充满温度与活力的就业创业实践蓬勃展开。
“白+黑”打造就业服务新模式
近日,宁夏现代高级技工学校的50名应届毕业生走进苏银产业园,开启了一场特殊的“职场预习课”。在宁夏九州通医药有限公司的智能化仓储车间,药品分拣机器高速运转,传送带上的包裹精准归类,这一幕令学生们惊叹不已。毕业生杨博一边用手机记录一边感慨:“原来‘智能制造’在真实生产中是这么运作的。”在银川中博联合电气有限公司的机床加工区,火花飞溅的数控机床和精密电气设备让不少学生备感振奋:“这个岗位和我的专业匹配度很高。”
随后的座谈会上,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直接抛出岗位需求,学生们则围绕薪资待遇、晋升通道等核心问题踊跃提问。一问一答间,宁夏现代高级技工学校与两家企业当场达成了“订单式培养”合作意向,为未来精准输送技能人才搭建起桥梁。
夜幕降临,银川南门广场热闹非凡。白天的“访企团”摇身变为“求职者”,带着考察收获走进兴庆区“人才夜市”招聘会。在宁夏丝路征程体育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展位前,一位学生翻着政策手册笑道:“逛个夜市还能找工作,连创业补贴政策都了解清楚了。”另一边,宁夏京城广厦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负责人正忙着登记求职信息:“夜市人流量大,一晚上就收到了30多份简历,比线上招聘效率高多了。”
当天,64家企业携1455个岗位亮相,政策微站、简历诊所、法律咨询等特色服务区也备受青睐。“要让就业服务像夜市经济一样‘活’起来。”兴庆区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说,此次活动不仅促成百余人达成就业意向,更标志着“日间访企+夜间招聘”服务模式迈入常态化,通过从“单向推介”到“双向体验”的转变,助力人才与企业在“烟火气”中实现双向奔赴。
金融“及时雨”扶持创业梦
“这笔4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我们的资金链活了起来。”宁夏昱元沣商贸有限公司负责人李超感慨地说。作为一家主营机械设备销售的商贸企业负责人,李超的创业之路因兴庆区的政策扶持迎来转机。
2015年注册成立公司后,李超一直专注于拓展业务版图。今年年初通过朋友得知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后,他第一时间提交了申请资料。兴庆区就创中心协同银行信贷员迅速开展实地调查,从企业经营状况到资金需求逐项严谨审核。凭借规范的运营资质,李超的公司顺利通过审核,4月份成功获批4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作为周转资金,有效缓解了公司发展的燃眉之急。
在毗邻中山公园的一座写字楼里,创业者李琦同样感受到了兴庆区的扶持“温度”。2023年经过多地考察,他最终将自己的宁夏童趣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落户于此。“因为这里的创业环境太好了。”李琦说,兴庆区不仅提供了1.2万元的创业补贴,还实现营业执照“一日办结”,让公司快速开张,也让自己的事业踏上了新的征程。
今年以来,兴庆区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11万元,培育573个创业实体,创造904个新岗位,带动1401人实现就业。为确保政策精准落地,兴庆区构建起覆盖创业全周期的服务网络:在申请端,简化流程、优化审核机制;在服务端,组建由就业部门、金融机构、行业专家构成的服务团队,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风险评估、信贷对接等一站式服务。兴庆区还建立了动态跟踪机制,实时掌握企业经营状况,及时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难题,让更多创业者受益。
精准培训点燃创业就业“新引擎”
“大家注意,模拟谈判时要考虑成本浮动。”近日,在一个“如何创办企业”的培训班上,讲师系统解析市场分析、成本核算、营销策略等核心知识,并通过角色扮演、小组研讨等沉浸式教学模拟真实创业场景。这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模式,让学员杨彩霞深刻认识到:创业不仅需要热情,更依赖科学规划与风险预判。
结业不到3个月,杨彩霞的茶酒品鉴店顺利开业。从店铺选址装修、搭建货品供应链,到招聘人员、开业营销,她将培训所学逐一落地。
这仅仅是兴庆区职业技能培训成效的一个缩影。在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学员借助仿真设备练习急救操作;在无人机驾驶员培训班上,大家操控设备在模拟空域完成精准作业。今年以来,兴庆区创新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在民生服务与新兴领域双向发力,累计举办保育师、养老护理员、无人机驾驶员、网络创业等培训班19期、算力应用培训班78期。
为确保培训实效,兴庆区推出系列举措,建立政校企三方联动机制,联合行业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将企业真实项目融入课程,实现“学习即实战”;推行“培训+考证+就业”一站式服务,配合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专场考试,并举办定向招聘会,让学员结业即上岗。
谈及未来规划,兴庆区就业创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将建立培训效果动态评估机制,通过跟踪学员就业质量、企业满意度等指标,定期优化课程设置,持续完善“培训+实践+跟踪”全链条服务体系,让更多人在技能学习中收获成长,在创业就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本报记者 肖梦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