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市荣昌区委书记高洪波一条“带头下馆子”、自己买单请企业家吃饭的视频爆火。事后,高洪波在自己的抖音账号晒出账单,回应说“我的工资是纳税人给的,我们不支出小摊小贩就更没收入!”而被请吃饭的华森制药党委书记、董事长游洪涛和荣昌兴旺种猪场场长郭平均表示,这顿饭吃得不错,饭店是一家不知名的“苍蝇馆子”,人均50元,属于荣昌正常消费水平。
◇媒体谈◇
@银川新闻联播
在当前治理违规吃喝的背景下,高洪波下馆子,舆论认为起到带头作用,也在澄清一个基本事实:只要不是违规吃喝,那就不必担心。
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对于下馆子有顾虑,怕被认为是违规吃喝而受处理。一些地方对违规吃喝存在层层加码的行为,将禁止违规吃喝变成了“禁止吃喝”。人民网对此评论称“不吃不喝,经济不活;经济要搞活,纪律要松绑”等是错误论调,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就不存在“松绑”问题。
另一方面,街头巷尾的特色店、阖家团聚的聚会饭、朋友小聚的大排档,本就是生活日常与市场活力之体现。对此,相关部门列出了违规吃喝的认定标准,指引领导干部遵守执行。也就是说,治理违规吃喝,整治要精准,得把“红线”“绿灯”“尺度”划清楚,这样才能守住城市烟火气。
@新闻姐
区委书记带头下馆子高调请客,为何没被更多质疑,反而获全网怒赞?赞的是坦坦荡荡、问心无愧,赞的是敢当出头鸟、敢做带头人,更赞的是及时纠偏的示范、基层治理的担当。
在当前严厉打击违规吃喝的背景下,在一些地方歪曲解读、层层加码,领导干部“谈吃喝色变”的节骨眼上,这位区委书记为何不怕被放大挑刺、不怕被扣帽子?说白了,就是以看得见的方式、以说得通的道理,划清了纪律红线与民生需求的界限。当懒政者用“禁止吃喝”做挡箭牌,高书记用人均不超百元的一顿饭直面争议,用“透明消费”破除“吃喝恐惧”,为合规消费正名——反腐反的是奢靡滥权,不是人间烟火,更不是城市发展的活力。
这顿饭背后的深意还不止于此。请客的对象包括当地各行业从业者、劳模,边吃边聊,完成了一次朴实的“经济调研”,也让政策在餐桌上有了更接地气的表达与执行。只有政策制定者走进消费现场,对市场的感知才会更敏锐。
“干部带头消费不是作秀,是要让老百姓看到政府和大家站在一起”,高洪波对餐馆老板说,“就是要支持你们,我们来打卡以后希望你们生意好起来,你可以把我的照片挂在这里……”身体力行为本地商户注入信心,让亲清政商关系有了更生动的注解。
◇ 网友谈 ◇
@温暖的风(宁夏)
划清“尺度”,守住城市“烟火气”!
@凌雲(贵州)
心中无愧,堂堂正正,三五好友,领导同事,周末小聚,又有何惧?
@加贝国银(山东)
这样子的干部多一些多好啊!
本报记者 刘薇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