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破解问题才是 基层治理的正确态度 2025年07月03日  周志翔

6月30日早上7时许,兴庆区胜利街街道双怡苑小区居民张鸿仁骑着自行车载着孙子,轻快地穿过小区新增的侧门感慨道:“以前这个点门口堵得厉害,现在一分钟就能上主路了。”

双怡苑小区因建成年代久远,且毗邻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1334户2368名居民长期仅依靠1.2米宽的出入口通行。这一困扰小区多年的难题如今得以有效化解,关键在于解决问题的态度够坚决,各方协同共商、高效行动。作为基层社区治理的典型案例,该案例的实践经验值得参考和借鉴。

面对这一历史难题,胜利街街道没有选择回避,而是组织街道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医院后勤人员、党员代表和居民代表共同商讨。大家围坐在一起,有人展示拍摄的拥堵视频,直观呈现问题严重性;有人用树枝在地上画出改造草图,积极贡献解决思路。这种多方参与、共商共议的模式,汇聚了不同群体的智慧和力量,让问题得到全面审视,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奠定了基础。在社区治理中,许多问题涉及多方利益,仅靠单一主体难以有效解决,只有搭建起多方沟通协商的平台,才能凝聚共识,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

高效行动,协同推进是保障。方案定下了就得落实,多方协同、高效行动的工作方式,保证了改造工程顺利进行,这才让整改的成果早日为居民共享。社区治理为居民,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广大住户最有发言权。新增侧门后,问题得到了解决,曾经贴满建议诉求的公告栏,如今被居民张贴上了感谢信,这体现了居民对改造工作的认可,也反映出居民与社区之间情感联结的增强。社区治理的最终目标是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居民感受到社区的关怀和温暖,更能激发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双怡苑小区出入口改造的成功经验为其他社区治理提供了有益借鉴。面对复杂问题,多方共商、高效行动、成果共享,能够凝聚力量、解决问题、增进情感,推动社区不断向好发展。

周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