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梁小雨 田鑫)连日来,在贺兰县金贵镇江南新村北侧,贺兰县国有资产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的20万平方米智能连栋玻璃温室项目正加紧建设。该项目是宁夏单体面积最大的玻璃温室,预计明年3月投产。
从空中俯瞰,施工现场基坑林立,车辆穿梭、工人忙碌。据介绍,该项目规划分三期建设,一期投资2.715亿元,占地492.81亩,将新建10万平方米智能连栋玻璃温室及1.2万平方米育苗中心、能源中心等配套设施,于6月11日开工,建设期1年,目前基础施工已完成约20%,预计8月初开始进行主体搭建及材料安装。
宁夏全境海拔超过1000米,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黄土高原夏秋冷凉蔬菜和冬季设施农业生产优势区,银川则是核心区域。近年来,银川市锚定产业升级、农民增收、市场保供目标,强化政策与科技支撑,全力打造设施农业新高地。如今,智能温控大棚、无人运输车、作物生长监测仪等“新农具”已成为田间的新风景。
“当前,我们正积极推广设施环境自动调控、智能物流运输和作物生长信息监测等关键技术装备在生产中的应用。”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全市围绕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目标战略,持续深耕产业升级、设施提升、农产品增值等重点领域,全力推动涉农项目谋划和建设。贺兰县20万平方米智能连栋玻璃温室建设项目作为本年度农业重点建设项目,将进一步推动智慧农业的规模化发展。
“我们要建的不仅是温室,更是一座智慧农业的超级工厂。”据项目施工负责人介绍,一期工程将引入荷兰尖端农业技术,打造集气候控制系统、智能化水肥系统、自动化种植流水线、物联网溯源平台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综合体。未来,10万平方米的玻璃穹顶下,标准化无土栽培架将如梯田般层叠延展,新鲜采摘的串收番茄可通过自动化物流系统在园区完成分拣包装。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区单体面积最大的玻璃温室,助推当地设施农业取得新突破,预计年可收获串收番茄3000吨,产值60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0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