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肖梦琪)7月7日,第一届中国西部虾蟹产业发展大会暨兴庆区首届虾蟹美食节启幕。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及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绘西部虾蟹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蓝图。
当天,“塞上黄河大闸蟹”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发布,兴庆区虾蟹产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曦有一族”都市优品农业产销联盟同步揭牌。这两大平台的落地,将为宁夏虾蟹产业注入“科技赋能”与“产销融合”双引擎,推动传统养殖业向现代化产业体系升级。
在签约环节,兴庆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牵头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达成战略合作,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为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此外,多家企业现场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虾蟹产业全链条发展,还有专家学者围绕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开拓等议题展开探讨,为产业发展精准献策。
近年来,兴庆区凭借独特气候条件、优质黄河水资源、特殊盐碱土质,结合先进绿色养殖技术,在水产养殖领域取得亮眼成绩。其中,南美白对虾工厂化养殖成活率突破90%,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新品大闸蟹肉质肥美、蛋白质含量高,凭借地域优势比南方主产区提前1个月上市,一经推出便广受市场欢迎。
质量安全是水产品发展的生命线,兴庆区全面推行水产品质量追溯体系,严格把控生产全流程,目前药残检测合格率高达99%,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此基础上,重点打造“塞上黄河大闸蟹”“兴庆南美白对虾”等特色品牌,持续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作为银川水产主产区,兴庆区养殖涵盖河蟹、南美白对虾、大口黑鲈等品种。为驱动产业提质增效,兴庆区通过建设虾蟹产业研究院和智慧渔业平台,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产业协同发展,带动亩均产值提升30%。在销售端,积极整合冷链加工资源,搭建“电商+直播+团购”的立体销售网络,70%的水产品销往陕西、甘肃、青海、西藏等地。2024年,兴庆区渔业总产值达1.35亿元。
未来,兴庆区将把水产业作为重点支柱产业培育,全力打造“西部蟹都”,通过推动产业集群化、企业集中化、政策集成化、要素集聚化、功能集合化,力争在5年内形成5亿级渔业产业集群,着力打造西北地区虾蟹产业新高地,让兴庆区优质水产品走向全国、迈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