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鲲鹏)7月8日,银川市贺兰山路的清扫车辆呈梯形缓缓驶过,高压水枪冲刷过的道路愈发洁净。道路两旁非机动车道上的环卫工人也同步忙碌着,仔细清扫清扫车未收集干净的垃圾。这套机械化高效保洁流程,让银川的街道时刻保持干净靓丽。为实现城市街道长久清洁,银川市环卫处创新提出“以动制动”工作法,组织三区环卫部门在精细化作业基础上推行快速保洁机制,加大保洁车巡查力度,确保“垃圾落地停留时间不超过15分钟”。
“今年新购置的32台各类环卫设备与车辆投入一线后,使银川市环卫机械化作业率进一步提升。”银川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针对临时污染屡禁不止、反复性强的特点,市环卫部门持续加大保洁力度,尤其注重细节清洁,在地下人行通道和人行天桥的保洁工作中毫不松懈。同时,深入推进道路清扫保洁、洒水降尘及定期冲洗标准化作业,每日出动33台洒水车、19台雾炮车、28台道路清洗养护车,不间断开展喷雾降尘与道路清洗作业。此外,保洁范围还延伸至裸露空地、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及铁路沿线两侧,集中治理铁路两侧500米内露天堆放的彩钢瓦、塑料薄膜、防尘网等轻飘物品,确保铁路沿线安全保护区内无垃圾倾倒、排污等现象。
全市每日有4500多名环卫工人投入工作,负责道路护栏、城市雕塑、路灯杆、路名牌、指示牌、宣传栏、配电箱、光缆交接箱、5G基杆、阅报栏等城市家具的日常维护,保证各类设施专人负责擦洗,无破损、无污渍、无积尘,长期保持整洁完好。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超93%,背街小巷实现机械全覆盖,人工保洁每日达16小时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主干道路机械化率、城市环卫家具(果皮箱、灭烟柱、工作座椅)保洁率均达100%,城市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环卫工作的精细化开展,离不开科学方案的支撑。银川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与气象部门建立信息快速互通机制,提前获取未来10天天气变化情况,组织三区环卫部门按片区做好应对,在重点路段和区域实行定人、定设备管理,有效防范大风沙尘天气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不利影响。“精准的气象预报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和保洁效果。”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如今银川环卫已从平面保洁向立体保洁延伸,借助降雨等有利天气,加大对公交站亭(牌)、BRT站台玻璃、道路名牌、电话亭、宣传栏等“城市家具”的保洁频次。通过“定人、定责、定路、定标准”的网格化作业和3班倒工作制,实现人工保洁不断档、无盲区,确保路面干净、潮湿、无垃圾,最大限度提升城市环境清洁度,维持良好卫生状态。
环境的长久清洁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针对环卫工人巡街时发现的部分沿街商户随意投放垃圾至街路或树坑的现象,环卫部门采取“靠前一步服务、减少二次污染”的措施,安排环卫工人在早、中、晚三个时间段主动上门收集商户垃圾,通过播放音乐、摇铃、喇叭提示等方式,引导商户将自产垃圾自觉投入作业车厢。这种精细化作业与人性化服务相结合的模式,让银川的空气更清新、城市更美丽、环境更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