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夏日经济扑面来 业态创新抓热点 2025年07月10日  皇甫世俊

随着暑期的到来,夏日经济热潮席卷全国。据新华社报道,多地通过文旅体融合、农旅直播、康养体验等多元业态创新,推动数码装备、休闲服务、红色教育等消费场景升级,让夏日经济在模式创新中释放强劲动能,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增长点。

面对一年中消费热度最高的时段,各地拿出了怎样的拳头产品和创新手段,既能拉动消费,又能服务民生呢?

“清凉产品”热度高

7月份以来,全国多地都被逼近40℃的高温热浪覆盖。在这场盛夏高温“烤”验中,空调、冰箱、风扇等制冷家电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据南京晨报报道,7月以来,全国京东MALL、京东电器城市旗舰店空调安装量同比激增300%,空调维修订单也激增了10倍。针对高温带来的空调需求激增城市和区域,京东已经启动了跨区域工程师调度支援。

在江苏腾魄休闲用品有限公司,各种型号规格、造型新颖的庭院伞远销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该公司出口货值近8000万元,同比增长50%以上。日前,昆山三丽光学有限公司向南京海关所属昆山海关申报一批总货值为107万元的太阳镜和金属镜架产品,该批产品将“漂洋过海”出现在日本消费市场上。据悉,该公司今年累计出口货值达3000万元,销售额以12%左右的速度增长。

据央视网报道,这段时间,安徽持续高温,酷热难耐,市民纷纷开启防暑降温模式。在炎炎夏日里,蚌埠制冰厂迎来了生产旺季,开足马力保障市场冰块供应。早上7点,制冰工人们已经工作2个小时,注水、冷却、起冰、脱模、搬运,每一个步骤都有条不紊地进行。这里的冰块有两种规格,一种是100公斤的大冰块,一种是50公斤的小冰块。由注水到成冰脱模,大冰块要36小时,小冰块要20小时。冰块成型下线,工人们立刻将其运进冰库,然后再灌装制作下一批冰块。

夏日避暑各显其能

根据媒体报道,地处秦巴山区腹地的陕西省汉中市,开启了消夏新模式,美丽乡村成为人们避暑度假的首选之地,夏日经济在人头攒动中呈现出勃勃生机。当地一位“农耕体验小农场”的经营者表示,原先拘泥于餐饮、民宿服务的村民们,纷纷在小农场旁开办起乡村咖啡、露天烧烤、户外露营等项目。为了满足不同年龄段人们的消夏体验,周末还会举办夏夜演唱会、灯光足球赛等活动。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邮轮这类“躺”游世界的特色旅游模式也在今年重新回归大众视野。MSC地中海邮轮是全球第三大邮轮公司,该公司“亚洲旗舰”MSC荣耀号将于7月13日正式回归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母港,开启13条精选暑期航次的运营。爱达邮轮也于6月初宣布,旗下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将开启“哪吒闹海”夏日主题航季。另一艘爱达·地中海号大型邮轮将以天津为母港,在今年夏季推出十余条6天5晚的国际邮轮航线。

夏日经济美食相助

据新民晚报报道,美团方面前不久发布的夏季消暑美食洞察数据显示,进入6月,全国有关“消暑美食”的搜索量较上月激增36倍以上,北京、上海、深圳、成都、广州成为夏日餐饮消费热门城市。近日,北京奶皮子酸奶成为多家餐饮老字号的线上热销单品,北京酸奶类线上团购订单量跃升全国首位,同比增长近30%。这个夏天,“贵州冰浆”正在成为北上广深等地年轻人消夏解暑的“清凉密码”,美团数据显示,6月以来,上线“贵州冰浆”套餐的全国餐饮商户数量环比激增了4倍,“贵州冰浆”搜索量增长9倍。

老产品也会焕发新光彩。据青岛日报报道,“青岛夏天20℃”的老梗,2025年看来有望被“青岛啤酒交易所”的新梗取代。该报发文指出,要用足用好“与世界干杯”场景,通过啤酒节庆的特色呈现、本土文化的时尚转译、全域联动的场景创新,以及海上视角的旅游重塑、科技赋能的沉浸体验、海洋矩阵的多元打造等,实现从“观海”到“玩海”的深度升级,构建从局域到全域“既见山海,更见精神”的立体体验系统,增强“青岛之夏”在国际语境中的辨识度。

本报记者 皇甫世俊 整理